2008年10月份公安局工作会议后,呼和中心所认真领会局、处党委精神,以“2+1”考核为抓手、以激励为手段,积极探索队伍管理新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民警的工作热情,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展示中心所力争上游的大所风范。
呼和中心所11月开始实行“2+1”考核以后,民警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当月完成治安简易处罚1069起,较上月增加67.3%;治安罚款46771元,较上月增加63.5%;刑事案件11月立案4起全破,12月份实现了零发案;11、12两个月抓获网上逃犯15人,占全所全年追逃总数的56%;结合工作实践开展爱民服务,好人好事150余件,收到锦旗5面、表扬信8封。这些数字有力地印证了“2+1”考核对呼和中心所整体工作的推动作用。他们的做法是:
一、领会精神、统一思想,创新激励模式
在“2+1”考核实施过程中,所党支部通过深入学习领会局处党委的精神,结合派出所岗位多、岗位之间工作强度差别较大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岗位考核标准上大胆创新,在考核基础分值设定上做文章,对工作条艰苦、责任大、任务重的岗位给予政策倾斜,使不同岗位之间拉大考核档次,工作量最大的值勤队岗位考核基础分最高为200分;治安队、女警队和综合队岗位的考核基础分次之为100分;工作量相对较小的值班室和监控室岗位考核基础分最低为50分。通过考核得分和考核奖金发放直接挂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考核理念。
考核标准一公布,值班室、监控室的民警因为基础分只有50分,个别人有怨言、有抵触;治安队、综合队也有个别民警认为自己的工作也很辛苦,对100分的基础分不满、有情绪;值勤队也有民警因为考核标准定的细,怕自己没有加分项目。为了营造和谐的考核氛围,防止民警对考核的认识有误区而影响工作,所党支部通过集体学习、个别谈话、专题谈论的办法,加强了对“2+1”考核“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宣传,统一民警的思想。工作中,班子成员分头找情绪民警谈心谈话。监控室、值班室民警认识到:是个人身体不好、组织照顾才把他放在这个岗位,应该因组织的关怀而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不应该给组织找麻烦,因而他们对“少劳少得”也就心无异议了。在对综合队、治安队民警的思想工作中,重点宣讲的是虽然基础分值低,但是如果真正把心思放在工作做上,多干工作多出成绩,总评分一定会排在前列。12月份的考核排名证明,综合队的政内保民警刘海波因为加强安全宣传和检查、及时上报情报信息,总得分排在全所的前列;治安队警长曹军因为追逃成绩突出、警长宋宏岿因为治安防范抓得好,也都在排名前列。考核结果也有力地证明了多劳就能多得。
深入细致的宣讲教育和实实在在的考核结果使民警充分认识到:“2+1”考核是激励民警努力工作的好办法,如果在岗位不作为,必然会在考核中落后,影响经济利益。民警们的认识误区消除了,对“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表示一致赞同,“少劳少得”的同志也没有了怨言,从而使全体民警对“2+1”考核更加认真对待,有效地激发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
二、遵循原则、严格考核,彰显激励作用
在“2+1”考核实施过程中,呼和中心所把民警工作的方方面面都纳入考核范畴,把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坚持多干争先、激励引导的考核原则,采取加扣分相结合、突出加分的考核方式,使考核工作紧紧围绕民警的工作绩效。在考评环节上,所党支部严格把关、认真监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考核,考核领导小组囊括了各层次的民警代表。通过严格考核,充分调动了民警工作的积极性。11月份按照新标准考核后,民警房彦伟因认真履行职责,考核得分547分,居派出所第一名,与末尾民警得分相差了500分,按分兑现两人的考核奖金相差500多元,这么大的考核奖金差额在呼和中心所是前所未有的,考核奖金的相差悬殊,在民警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也使民警更加直观地认识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呼和中心所党支部瞄准的不止是带出几个好民警,而是要激励出更多地好民警,使整体工作得到更大的促进。在完善“2+1”考核的实际工作中,所党支部结合“争先创优、选树标兵能手”活动,将考核排名前十名的民警上报公安处,得到正规化考核优秀民警表彰奖励;在追逃、治安防控、爱民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所党支部推荐为标兵能手,也受到公安处的表彰奖励;还将各项工作成绩突出的民警向公安处党委呈报了立功、嘉奖;各类先进民警占全所民警的40%以上。以考核结果说话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民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舞了士气,激励了斗志,使“三个不一样”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队伍中当班不管事、遇事往后靠的消极局面得到了彻底转变,取而代之的是比着干工作、比谁干得多得良好氛围。
民警张振清原来在值勤队的工作业绩一直较为落后,“2+1”考核实施后,他看到形势变了、主动干和被动干不一样了,不仅完成工作任务量迅速赶超到值勤队的前列,而且将爱民宗旨更加完美的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包头医学院的学生韩靖国在寄来的感谢信中写道:“与公,你为国为民、尽忠职守;与私,你救人危难,大公无私。”因为主动进步和提高,张振清在11月份被派出所选聘为警长。周廷俊、魏宝生、房彦伟都是50岁的老同志了,他们在车站治安管理工作中,积极进取不服老。个人办理简易处罚治安案件及治安罚款都在全所排名前10名之内。派出所10月份开展的双向选择工作中,有5名民警因为没有警队选择而落选,“2+1”考核开展后,他们的在思想观念迅速扭转,在行动上紧跟形势,由他们组成的机动小分队在打击防范上成绩显著,五个人办理的简易处罚治安案件占治安队案件总数的70%,12月份辖区实现了刑事案件的零发案,一度案件高发的公交车乘车点,在他们的整治下,违法犯罪少了、扰序好了,后进民警变先进了。如今全所上下出现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三、着眼大局、争先创优,展示大所风范
呼和中心所位居自治区首府窗口,是呼局客流最大的派出所,他们始终着眼大局,以争先创优的态势加强队伍管理,努力完成各项公安保卫工作任务,展现大所的作为和风范。工作中,以“2+1”目标管理考核为抓手,各项工作均走在全处前列,为全处乃至全局完成目标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个全处最大的窗口派出所实现了队伍未发生任何问题。
比如,追逃工作是呼和中心所的重头戏,追逃成绩事关全处追逃工作的大局。在“2+1”考核促进了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推陈出新的情况下,派出所不忘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在考核标准制定过程中,他们针对追逃工作,扩大加分分值,与民警的经济、政治待遇直接挂钩,把追逃工作作为民警月考核、年考评的重要内容,追逃贡献大的民警不仅享受追逃荣誉,还能享受追逃实惠,让他们名利双收。对抓获在逃人员的民警立即予以大张旗鼓的表扬,所内还自筹资金抓获一名网上逃犯奖励民警500元,使民警追逃工作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追逃战果逐步扩大。“2+1”考核实施后的11、12两个月内,抓获的在逃人员占全年追逃总数的56%,体现出明显的激励作用,中心所的追逃成绩跃居全公安局派出所第一名,人均抓逃超过0.5名(0.57),居全局第一名。
通过严格实施“2+1”目标管理考核,呼和中心所实现了以考核激励人、以考核促管理、以考核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良好局面,形成了警组之间、民警之间比成绩、比贡献,不甘落后、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队伍管理上出现了崭新的精神面貌,实现了“2+1”目标管理考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