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楷模                           更多...
一位老人一片心海

    记清水河县高级兽医师老共产党员武汉鼎…
• 一位老人一片心海…
      城市新跨越                         更多...
城建民生工程造福首府百姓

    
• 城建民生工程造福首府百姓…
      图片报道                         更多...
清水河县召开第二批深入学…

市招商局召开深入学习实践…

建文明家园 育文明新风
内蒙古新闻网  09-04-16 12:59
 
        从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小县城,成为今天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首府卫星城;从过去一穷二白的国贫县,成为今天有名的中国西部百强县……这无不凝结着和林格尔人民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创造富裕文明新生活的心血和汗水。今年1月,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表彰的第二批全国文明县城名单中,和林格尔县榜上有名。这也是和林格尔县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殊荣。之前,和林格尔县曾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和“全区十佳文明示范城镇”、“全区十佳魅力名镇”等荣誉称号。
  
        城镇建设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现,也是展示一个地区形象的窗口。1998年以来,和林县大力开展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整体功能、提高城镇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建设工作,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全方位、多渠道筹集资金,累计投入8亿多元,先后完成200多项城建工程,完成了滨河大道、新华街等9条主要街道的更新改造。把主城区建成“三横四纵”的城区道路框架,新增镇内道路43.6公里。配套建设了供水、供热、排洪排污、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新建行政、商业、住宅等各类建设项目100多万平方米。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集中供暖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2%。
  
        特别是2005年以来,和林县又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编制完成了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建设首府卫星城为目标,以城关镇和盛乐经济园区“两大组团”建设为抓手,按照城关镇向北、盛乐经济园区向南发展的模式,逐步开发两大组团之间20多平方公里区域,建设新城区,率先组团纳入呼市中心城区范围。2008年,新开通了长11.29公里的城关镇至盛乐经济园区的第二条通道———和盛路,同时与209国道和林段一起形成了两条道路平行连接“两大组团”的城镇格局,为进一步拓展城镇建设空间、率先融入首府“一核双圈”搭起了框架。
  
        县城的南山原是一个草木稀疏、荒芜凄凉的坟茔地,如今经过几年的建设,这里已成为草木葱茏、华夏名亭聚于一园、再现和林格尔历史文化的盛乐生态百亭公园,成为当地人民休闲娱乐和外地游客游览观光的理想场所,成为和林县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载体。这里每天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
  
        盛乐生态百亭公园也是和林县城的天然“氧吧”,这里遍植60多个林木品种、100多万株树木,林草覆盖率已达到85%以上。它也同时与城关镇的北山、西卧牛山一道构成了环围县城的10万亩绿色屏障。远远望去,这座小城仿佛掩映在一片浩瀚缥缈的绿色海洋中。经过综合整治的宝贝河河水碧波荡漾、两侧风景宜人,犹如一条蓝色的腰带环绕在县城的周围。
  
        重教育提高文明素质
  
        文明县城创建的核心是公民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和林县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始终把着力点放在人的素质建设上来。在全县范围大力开展“爱我家乡、兴我和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此来凝聚人心、激发力量,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及在外地工作的家乡人情系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先后举办了“爱我家乡、兴我和林”———共植家乡纪念林、捐资助学活动,举办了“爱我家乡、兴我和林,迎大庆、树典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四“十佳”标兵评选活动和“十万农民进学堂教育工程”等,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活动,逐步形成了求真务实、团结拼搏的和林人精神,涌现出一批像造林绿化模范彭福生、爱岗敬业的女大学生安丽清、乐于奉献山村教师任引利等先进典型人物。如今,“爱我家乡、兴我和林”在和林县蔚然成风,也已成为贯穿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主线。
  
        重创建塑造文明形象
  
        广泛开展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城乡文明程度和群众生活质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2007年城关镇由自治区六星级文明城镇级跃升为八星级文明城镇的基础上,和林县又紧紧抓住2008年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现场会在和林县召开的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对临街店牌、灯箱、霓虹灯、轮廓灯、条幅等户外宣传广告设施进行了全面整顿,实施蓝天绿地工程,提升绿化、美化、亮化水平。积极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一条街创建活动,城关镇步行街被自治区评为“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围绕争创“全区十大魅力名镇”开展了城镇居民万人签名活动以及“创建文明城镇、建设美好家园”等一系列活动。组织市民认真学习《文明市民公约》、《市民行为十不准》等行为规范,全面提高居民的素质,调动广大市民“创建文明城镇,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
  
        在窗口服务行业开展规范化服务达标竞赛,开展文明行业、文明执法、文明机关系列活动,进行政风行风测评,推进民主监督;积极组织参加全市“三十佳”、全区“双十佳”评选活动,推出一批先进典型人物。进一步完善了文明单位届期制考核制,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有了新进展。到目前,全县已建成自治区级文明单位7个,市级文明单位32个,县级文明单位34个,命名20个县级文明窗口。
  
        重特色丰富创建内容
  
        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经常看到高水平、高档次的文艺演出。近年来,先后有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栏目组、东方歌舞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铁路文工团、埃塞俄比亚等国际民间艺术团体前来和林县演出。和林县还先后承办了2005年、2006年2008年内蒙古旅游首游式、全市第三届奶牛选美大赛文艺演出活动等。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充分利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举办文艺汇演、灯谜晚会、焰火晚会,举办全县书法、美术、摄影、剪纸展。举办一年一度的盛乐金秋文化旅游节,推动了全县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广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多彩。经常组织举办全县性的卡拉OK比赛、文艺晚会、歌咏比赛、老年文艺汇演、校园才艺大赛等文艺演出。组织电影放映队、乌兰牧骑开展送电影、送戏下乡,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同时,品牌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和林县自2003年被命名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以来,剪纸文化建设又有新进展。2006年,第二届国际剪纸艺术节在和林县召开,和林县被东西方文艺家协会授予“国际剪纸艺术之乡”,2008年和林格尔剪纸又进入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魏盛乐时代》、《盛乐揽胜》、《一方水土》、《和林格尔剪纸》、《百亭趣话》、《聚焦和林格尔》之一到之四、《盛乐采风》、《盛乐风流》、《和林格尔旅游》等一批优秀图书相继出版。电视片《和林格尔在挑战》、图书《北魏盛乐时代》分别获得自治区第八届和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白瑞瑾 王劼)
稿源: 呼和浩特日报  编辑: 刘金鹏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主办: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员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单位:呼和浩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