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普通专题 正文
长篇报告文学聚焦地震中的“川娃子”令人动容
内蒙古新闻网  09-05-04 23:28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汇集了小林浩、可乐男孩薛枭、手电筒女孩邓清清等18个地震中的英雄少年的长篇报告文学《震不垮的川娃子》日前由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作家孙晶岩坦言在采访中从孩子们身上学到更多。

  孙晶岩在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月,奔赴四川极重灾区深入生活采访时间最长的中国作家。她的足迹遍布汶川、映秀、漩口、安县、绵阳、德阳、绵竹、什邡、彭州、都江堰、北川等灾区,采访了100多位主人公,记下了8本采访笔记,拍摄了1000多幅抗震救灾的照片,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与灾区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作者饱含真情深入采访,认真思考,潜心打磨,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前夕,向读者奉献出一部厚重的震人心弦的长篇报告文学力作。

  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孙云晓表示,读《震不垮的川娃子》就像走进英雄少年的画廊,该书生动形象地描述了18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事迹材料。细读之后会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是90后一代,即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孩子。在他们的事迹中,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负责、顽强、机智和乐观,其中,机智脱险和坚定乐观展示了新一代的新特点。

  而他对表彰和学习英雄少年需要科学的态度,尤其是在抗震救灾时期,认为应当全面体察广大少年儿童与英雄少年的关系。其中手电筒女孩邓清清承认自己害怕的内心独白,公开出现在“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候选人的事迹材料中,是一个值得欣慰的突破。

  他认为,《震不垮的川娃子》是一部能为今天的孩子健康成长增加钙质的的好作品,因而值得向广大少年儿童读者朋友推荐,也值得中小学教师等教育工作者阅读和反思。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他们体验了什么就会拥有什么。孩子都是天使,也都是巨人,关键是给予他们适当的环境和教育。这或许是《震不垮的川娃子》一书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建功表示,在从事纪实文学创作的作家中,孙晶岩被公认为最为忘我,最为勤奋的一个。书中很多细节是那些走马观花、浮皮潦草的寻访所捕捉不到的。作品亲切的语言描述还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据悉,《震不垮的川娃子》是孙晶岩继《中国动脉》、《山脊——中国扶贫行动》(两卷)、《中国女子监狱调查手记》等作品之后的第十一部长篇报告文学。

稿源: 中国网  编辑: 李东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