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普通专题 正文
灾区汉子,请化悲痛为力量好好活着
内蒙古新闻网  09-05-11 11:00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20日凌晨2时左右,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在住所身亡,据当地公安部门初步勘验,冯翔系自缢身亡,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本周进行。(4月21日《北京青年报》)

  伴随着冯翔的死讯,国内媒体迅捷反应,网民们也纷纷留言表达哀思。2008年5月12日,近10万同胞在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遇难。“5·12”汶川大地震遂成了中华民族之大痛,国家之大殇。半年之后,北川幸存者县农办主任董玉飞自杀。专家竭力提醒,地震后半年是自杀高峰期,应对灾区民众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抚慰。眼看汶川大地震周年在即,始料不及的是北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冯翔又重蹈覆辙。

  冯翔走了,带着“8种假如”,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强者”的世界。不知冯翔此行是一种遗憾,甚还是一种解脱!没有经历过汶川大地震这场大灾大难,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没有经历过失去亲人后的撕心裂肺,我们也就没有任何资格对所有活着或者死去的人们站着说话,说三道四。在艰难前行中,每一名幸存者同样饱受过生死煎熬,乃至于超过了人们的普通思维想象。

  但冯翔着实走得遗憾,走得匆忙了些。33岁,“北川雄鹰”永远定格在驾鹤西去的路上。丧子之后,冯翔却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流露痛苦,甚至“只能偷偷流泪”、“不能让别人看到”。而在最后的“8种假如”中,他却两次提到了8岁儿子冯瀚墨:“假如,某一天,我死了,儿子,那是我最幸福的事,我会让你妈妈,把我的骨灰,撒在曲山小学的皂角树下,爸爸将永远地陪着你,不弃不离……”、“与您相聚,是爸爸最大的快乐……”

  作为一名有血有肉的血性男儿,冯翔父爱如山,视儿子为自己最大的生命!透过生命和思想承载的背后,我们不难想象,近一年来冯翔的心里曾经承受过多么难以忍受的痛苦。冯翔在灾难中选择、奉献、毁灭了最最深沉的父爱。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责怪冯翔,也没有理由不去为死者祈祷安息,更没有理由不去为生者祝福坚强!

  生者坚强,死者才能得到最现实的安息,否则将死不瞑目。汶川大地震后,生者的坚强变得十分重要。其一、灾区民众亟需振作精神,化悲痛为力量,以积极的精神风貌,搞好灾后重建,力争早日建好新家园。

  其二、全国人民以及社会各界对灾区民众在灾后重建方面,应给予积极的物质支持、精神支撑。多关注灾区民众,多理解灾区民众,多支持灾区民众。甚至开展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帮扶创建”活动。

  其三、加大心理干预、心理抚慰力度,让灾区民众能够平安地度过每一个“心理危险期”。随着“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临近,心理干预变得更为迫切。中科院心理所危机干预中心副主任、绵阳北川站站长史占彪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北川20%到30%的人需要接受心理援助。

  其四、建立健全国家灾后信心重建机制,让灾区民众健康、有序地走出“地震心理阴影”。走出“地震心理阴影”,既是对灾区民众的考验,也是对全国人民的考验,更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考验。

  “天堂里没有痛苦,天堂里有你的孩子”、“但是你的爱人,却依旧要在这个世界里活着”。是的,灾难不可怕,怕的是灾难过后活着的人们能不能紧咬牙关挺过来。这或许正是冯翔自杀事件,留给我们思考的话题。

稿源: 四川新闻网  编辑: 魏佩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