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普通专题 正文
救援人员几次累晕 少休息1分钟能多救出1个人
内蒙古新闻网  09-05-11 11:00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2008年5月18日凌晨1点08分,绵阳江油市再次发生6级余震,而此时正在绵阳抗震救灾的邻水县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他们一直奔忙着……

  故事一:我不能报答你们,但我的儿孙可以

  “我不能报答你们,但我的儿孙可以。”5月18日凌晨2点,绵阳市平通镇60多岁的丁有明握着来自邻水县抗震救灾民兵应急队员、县人民医院胡平的手激动地说。

  5月17日早上8点过,邻水县民兵应急连医疗救护队正在平通镇实施搜救,一位40多岁的灾民赶来,指着一片废墟向他们求救:“救救我的叔爷,他还活着!”

  “起用大型工具首先对废墟最上面的大块残亘断壁清理!”胡平命令队员。但由于残垣断壁堆积如山,同时,又不断动作过大,伤及废墟下的生命,工作量和难度都非常大,进展十分缓慢。10多个小时后,队员们终于发现了躺在废墟中的丁有明。当时,腰以下的部位完全被预制板和瓦砾、石块压得死死的。“请不要锯掉我的左腿!”这是丁有明从废墟中出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快给他输生理盐水!”队员们手脚麻利地拿出随身推带的输液药品和工具。于是,一部分队员使用气垫,把压在丁有明的腿上的预制板和其他重物顶起,一点一点把他的腿露出来。另一些队员则跟他说话,安抚着他:“不用担心,我们会全力以赴救你的!”并给他服用安定,使他保持平静。终于在救护队连续作战36个小时后,挪开了压在丁有明腿上的最后一块重物,保全了他的生命。

  此外,在施救过程中,发生了上百次余震。救护队胡平就是在一次余震中被飞石击伤双唇,但他仍然投入到救死扶伤一线。

  故事二:少休息一分钟多救一个人

  36岁的李自强是邻水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地震发生后,临时医疗救治站外的伤员排了差不多1公里长,而救治伤员最需的绷带和液体药品都在储备在2楼的库房里。药品库房在地震中发生严重倾斜,随时可能倒塌,可李自强一点没犹豫,带着2个护士冲上2楼,抬下数箱绷带、消毒液等医疗用品,为抢救伤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5月17日下午,一名60多岁退休老教师朱武伤势加重,必须转院治疗,可塌方阻断了平通镇通往绵阳的唯一道路,李自强背上朱武,徒步向山下走去。“我也不知道走了多久,直到遇到警察坐进他们车里的时候,我才感觉到全身都没劲了。”把老教师送到安全地带后,李自强马上又返回了平通镇继续抢救伤员。

  由于缺乏休息,李自强几次晕倒,大家都劝他休息,他却用沙哑的嗓音说:“我少休息一分钟就能多救一个人。(记者周平 郑轶 广安台苏坤明 范安富 袁皓 岳瑛)

稿源: 中国广播网  编辑: 魏佩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