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普通专题 正文
“多难兴邦”融入北川中学师生血液 成为一种民族精神
内蒙古新闻网  09-05-10 23:10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资料图)

     温家宝总理在北川中学用粉笔写的“多难兴邦”四个字是否已被永久收藏?今天上午,四川长虹公司企划部部长刘海中否认了这一说法,称这四个字已被檫掉。

     刘海中称,去年5月23日总理在北川中学写下这四个字后,有关部门确实考虑过将其作为文物,永久收藏,并在次日用有机玻璃将其罩起来,进行临时保护。后来经过研究,认为总理所提“多难兴邦”更重要的是一种激励,激励北川中学的师生,因此将其铭记在心,当做一种学习、工作的动力是最重要的,最终决定将其檫去。“檫去的时间大概在一周后。”刘海中补充,现在“多难兴邦”虽然已经被檫掉,但是北川中学后来利用照片“拷贝”了这四个字,并将其放置在每一个教室。

      附:多难兴邦四个字来历    

   去年5月23日上午,温家宝来到设于四川长虹集团培训中心院子里的北川中学临时学校,走进高三(一)班的临时教室时,黑板上写着“历史:五·一二汶川大地震涉及的相关专题”等字样,一位中年教师正在上课:“现在是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共同渡过这个难关……”温总理亲切地对这位老师说:“我占用你几分钟,给同学们说几句话。”

  站在讲台上,温家宝诚恳地和同学们谈起心来:“同学们,你们都是高三学生了。这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你们很快就要参加高考,国家已经考虑到这里的灾情,将四川地震灾区的高考时间往后推迟。我们一定要创造条件,让你们复习功课,准备高考。”

  不少同学的眼眶,在不知不觉之间湿润了。

  温总理拿起一支白色粉笔,在黑板一侧一笔一划竖着写下四个大字:“多难兴邦”。

  他说:“我们要记住这4个字。相信经受过灾难的同学会更加努力。”

  “将来会有一个新的北川中学。它将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地震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精神的一种象征。”温总理的话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掌声再次热烈响起。

  “青少年们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希望。看到了你们,就看到震区的希望,看到了国家的希望。”总理充满感情地说,“同学们,老师们,我还会来看望你们的。”

  “同学们,加油!努力!”掌声再次响起……(内蒙古新闻网 李东海 特约记者 布衣)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李东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