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现在有枇杷树300株,每年光是卖枇杷的纯收入就有3万多元。”5月8日下午,地震周年网络媒体灾区行记者走进江油市白玉村采访,亲眼目睹了这里的灾后重建情况。白玉村的村民向记者介绍,过去的白玉村,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交通也不便。许多人都放弃自家的田地,外出务工。在“5.12”地震中,94户居民楼倒塌,还有187户成了危房,加上小学教学楼坍塌和其它受灾情况,白玉村共损失2300多万元。
可现如今的白玉村,却已是另外一番景象。在白玉村辽阔的果园林里,密密麻麻的枇杷树正等着丰收。
成片的枇杷林撑起了白玉村农业经济的一片天
白玉村村支书邓怀财指着道路两旁摆出来的枇杷,对记者说:“欢迎大家品尝我们的枇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邓怀财投入了90多万元兴建的农家乐,实际上在今年3月才开始营业,离成本的收回还有很大距离,“这个不用急,依照现在的每日400人次的接待量,今年将预计接待游客10000人次,预计利润达18万左右!”邓怀财满怀自信地对记者说。
白玉村钓鱼的小女孩,看到记者为其拍照摆了一个Pose
经过了将近一年时间的调整,白玉村的村民们逐渐从地震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开始了新的生活。顺着蜿蜒的马路向前,记者看到,一座座气派的农家乐屹立在路两边。邓怀财告诉记者,白玉村现在正走在重建“幸福”的路上,随着养殖业、果园种植业、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村民将会变得更加富裕。(内蒙古新闻网 李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