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花鼓表演
翼城花鼓是山西鼓类舞蹈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动作粗犷、节奏欢快、情绪热烈、风格淳朴。花鼓在翼城县广为流传,遍及全县各个村庄,当地人人会打花鼓,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孩童,可以说人人都有两下子打花鼓的拿手技巧。当地世代流传着“打起花鼓庆丰收,打起花鼓把年过,打起花鼓娶媳妇,打起花鼓闹满月,天黑打到公鸡叫,天亮打到日头落,一时不听花鼓声,凉水盆里着了火”的谚语,翼城因此被誉为“花鼓之乡”。
翼城县以“唐尧故地”著称于世。“翼城花鼓”源远流长,与翼城相邻的侯马出土的东周时期的陶片上有女子打细腰鼓的速写,图中的细腰鼓与现在花鼓中“胸鼓”和“腰鼓”所挂位置基本一致。另外,襄汾出土的宋金时期的砖雕上,也有多种鼓乐乐舞图,图中鼓系的位置与现在的花鼓中“低鼓”的位置非常像,而且舞姿也非常像,只是鼓的形状有点不同。还有大同市南郊石家寨出土的北魏时期的司马金龙墓石雕柱础,雕有伎乐童子像,胸前挂着鼓在击鼓逗乐,与现在翼城花鼓的表演神态完全相同。虽然我们不能判断这些就是翼城花鼓的起源,但这些和花鼓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翼城花鼓俗称“打花鼓”、“逗花鼓”或“闹花鼓”,也有称“小金鼓”,对于这些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有的是从花鼓的外形来说,花鼓的鼓帮上面过去一般都要加以彩绘,涂抹各种花纹进行装饰,而现在大部分贴剪纸花,因此叫“花鼓”。有的是从花鼓的打法上来说,认为鼓点打得花哨,因此叫“花鼓”。还有的是从表演者的服饰上来说,认为参加表演的“女苗子”头戴花冠,身着花裙,脚穿榴花鞋,非常花又好看,因此叫“花鼓”。不管是哪种说法,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翼城花鼓的特征。
-历史渊源
据翼城县杨家庄杨生汉(生于1910年)老艺人口述牞他家已有30多代打花鼓的历史,提起打花鼓他就会唱起流传了不知多少代的这样一段唱词:“唐太宗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呀,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得热烘烘。”同村的几位老人都回忆说这段唱词曾被刻在一个高100厘米、宽70厘米的木牌上,祭于杨家祠堂,尊为传家之宝,此牌落款为“大唐贞观三年正月初十日”(祠堂木牌1939年被日军烧毁)。由此可见,最迟在大唐贞观年间翼城就应该有了花鼓。
民国十六年修编《翼城县志》(国戚卷)第一页和民国十六年修编《翼城县志》(祠祭卷)第三十页以及民国十六年修编《翼城县志》祠祀卷均有记载,相传明万历李太后(翼城西关人)其父下世后牞她回翼城探乡祭祖牞适逢元宵佳节闹红火牞在观看了高跷、狮子、秧歌、花鼓等许多节目后,对翼城花鼓特别感兴趣,于是当场就奖赏表演者银子三千两。
翼城花鼓的起源和庙会、赛会、结社、社火有密切关系。大凡这些活动必然离不开打花鼓。到了清代,这项活动就有了明确的记载。清代以及民国年间,翼城花鼓已成为人们在欢庆丰收、节日庆典、庙会祭祀时出现的重要节目之一,人们年年搞祭祀,年年闹社火,推进了翼城花鼓的发展和流传。所谓“绕城西北东南走,到处皆闻花鼓声”即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
翼城花鼓源远流长牞经久不衰,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春耕即将开始的时候,人们用震天的锣鼓、生机勃勃的集会游行来唤醒大地,催促春耕,祝愿新的一年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此花鼓也就成为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含有祝福和祈求丰收、幸福的意愿。此外,在寺庙迎神赛会的时候,也有大规模的花鼓出动,这类群众性的集会是盛大的民间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