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名楼名诗两相传---鹳雀楼
内蒙古新闻网  09-06-04 18:20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境内,原蒲州老城西门外黄河东岸。因常有鹳雀栖息其上,故名鹳雀楼。据有关资料记载,鹳雀楼创建于北周,兴盛于唐,至元代楼身毁坏,仅存台基。唐、宋时期,全国各地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往,登楼赏景,先后留下大量的不朽诗篇。其中,唐代的杰出大诗人王之涣(字晋陵,原籍太原,后迁居绛州)的感怀名作,《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芳百世。诗因楼而传,楼因诗而名扬天下。千百年来,对于激励全国人民振兴中华之志,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鹳雀楼齐名的黄鹤楼、滕王阁和岳阳楼,虽地域分布、始建年代、造型结构、历史沿革不同,但同是诗因楼而传,楼因诗而名。黄鹤楼因崔颢、李白的悠悠情怀而誉满神州;滕王阁因王勃之“初生牛犊”的豪迈情怀而一鸣惊人;岳阳楼因范仲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爱国情怀而名垂青史。真可谓四大名楼,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四大名楼还有着相同的命运和遭遇,历史上屡经沧桑,均因天灾人祸先后被毁坏。但楼虽毁,名尚存。黄鹤楼,被毁百年,1984年重建;滕王阁,1942年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已为重建绘制了图纸,直到1989年才建成;岳阳楼清代末年重建,其位置比原楼址后移数丈,楼体雄浑,结构奇巧。四大名楼中的江南三大名楼,均已先后重建,但并没有因毁坏年久,重建时又有改动,而使名声受到丝毫影响。

  鹳雀楼,是四大名楼中位于黄河流域惟一的一座名楼。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外各界人士、广大游客前来寻觅和瞻仰这处古代文明胜迹的越来越多,复建鹳雀楼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省旅游部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了考察、研究复建工作。在1991年9月召开的全国第六届旅游地学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签名,发出了《关于重建全国历史名楼鹳雀楼的倡议书》。这一呼声,大大促进了复建鹳雀楼的筹备工作。1992年,由古建筑专家柴泽俊研究员主持的山西省古建筑研究所,在广泛搜集、研究有关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鹳雀楼复建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出台了以唐代建筑风格规划设计的复建鹳雀楼总体方案。当年7月15日至16日,永济市(原县)委、政府组织召开了“鹳雀楼复建方案论证会”。会议由国家建设部著名建筑学家郑孝燮和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主持,共有26名有关方面的代表、专家、学者参加,听取了“方案”介绍,又进行了实地考察,认真论证,产生了《鹳雀楼复建方案论证会纪要》。会后就主体工程设计、选址、立项、具体实施、以及总体规划等问题,省古建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改完善,为鹳雀楼的复建工程奠定了科学的可靠基础。1992年8月,山西省旅游局向省计委报送了《关于复建鹳雀楼工程的意见》。9月,向国家计委、国家旅游局呈报了《关于申请复建全国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项目建议书的报告》。

  在筹备复建鹳雀楼的10多年间,永济市委、市政府,为确保工程实施的顺利进行,不知克服了多少艰难困苦,直到1997年12月31日,复建鹳雀楼工程才正式破土动工。在复建工程的实施中,建设者们以坚忍不拔的精神,解决和克服了很多很多的问题和困难。鹳雀楼终于在2002年10月1日胜利竣工了。历时5个年头,这颗璀璨的明珠,终于再现黄河岸边,圆了千千万万人的一个梦。复建的鹳雀楼,宏伟壮观,不减当年的风采,楼体总高73.9米,其中,基座16.5米,楼身57.4米,楼身面宽7间,进深5间,外观3层,内部实际可利用的空间为6层。楼身主体为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结构。外表各种构件、装饰,严格遵循了唐代规则。

  回首往事,鹳雀楼的复建,从最初的考察、策划到建成,历经十三四年,饱尝千辛万苦,真是来之不易呀牎鹳雀楼的成功复建,是一项功在国家,利在人民,润泽后人,振兴文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传世壮举,可喜可贺。来自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扬声一直不断,怎能不让人倍加珍惜。

  我国地学家们曾说过,“鹳雀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首。是否之首,可不比较,但现状是:在中国四大名楼中,鹳雀楼的楼体最大,楼身最高,盛唐风韵最突出。尤其它的文化内涵,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自古到今,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影响深远,在海内外流传最广,妇孺老幼多能背诵。毛泽东同志曾手书过王之涣《登鹳雀楼》诗;1991年9月27日江泽民同志会见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曾吟诵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992年江泽民同志访问日本时题书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993年3月江泽民同志为永济市委、市政府题写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2001年8月,又亲笔为鹳雀楼题写了楼匾。笔者认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所发挥的影响,更是难以言表。虽然鹳雀楼不复存在百余年,但其与江南三座名楼一样,名气丝毫未减,这正是它的魅力、价值之所在。

稿源: 黄河新闻网  编辑: 李中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