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海吞噬片片森林那一刻,橘色的迷彩撑起了绿色的希望,为了林海的苍郁,他甘愿用生命来换取——
《用忠诚坚守火场防线》
根河林业局快速扑火队队长郑晓强
森林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没有森林就没有林业。在林区,森林防火关系到千家万户。来过林区的人都知道,林区的防火期很长,有时甚至是三季联防。生活在林区的人更是深知,“进入林区,防火第一”和“一点星星火,可毁万亩林”的道理。没有亲眼目睹火灾的人,是无法想象到那情景的可怕和惨烈;没有亲身经历过扑火战斗的人,更是无法体会到扑火的危险性和艰苦性。
我是根河林业局护林防火管理处的快速扑火队队长,经历了大大小小几百场扑火战斗,当山火肆虐,吞噬和威胁着森林时,我们扑火队员用英勇顽强的意志,一次又一次地将火魔降伏在脚下,一次又一次地用行动诠释着大兴安岭人精神的内涵,一次又一次地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保卫着祖国北部这一道绿色屏障。
我永远记得2003年的
5月5日。那一天,浓烟滚滚,火龙腾卷,一场大火由邻局向根河林业局施业区呼啸而来,扑火队员们蓄势待发。接到紧急扑火命令后,队员们迅速地扑向山火肆虐的火场,采取一点两面、多点穿插,分兵合围的战术与山火展开了殊死搏斗。其实,我们心里很清楚,扑火战斗其实就是一场与火魔抢时间的战斗。此时此刻,看着大火无情地吞噬着山林,看着树木在烈火中扭曲、挣扎,我们都急红了眼,滚烫的倒木和枝丫我们用手搬、使脚踹、抠土埋;一瓶瓶随身带着饮用水全浇在燃烧的木头上;大的燃烧木被我们徒手扔向火场深处;手被烫起了水泡、鞋子被烫开了胶、衣服被烤着了……这些我们都顾不上,这时支持我们的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火扑灭!经过艰苦的战斗,我们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圆满地完成了北约二支线的扑火任务。
就在我们准备撤退时,扑火命令再次下达。经过一场殊死搏斗的队员们虽已疲惫不堪,但他们毫无怨言,迅速整装,转战火场西区。这个火场森林茂密,林间茅草齐腰,风力大,火势猛,火苗窜起七、八米高,绿色被巨大的热浪剥落,一股股黑烟冲天而起,树木燃烧的声音噼啪作响。面对严峻的火场形势,我们找了一个制高点观察火情,发现大火呈集中爆发态势,火线长,范围广,风向紊乱,形成多处火头,其中一处最大的火头乘风势向山坡窜去,如果让火上了山,后果不堪设想。情况危争,我们必须要在火头到达山脚之前把它劫下!我们果断决策,决定让一中队集中打左侧,二中队攻右侧,分击合围,把火头消灭!命令一下,队员们忘记了疲劳,像出闸的猛虎一样奔向目标。大火随风助势,借着杂树、枯草向我们反扑过来,转眼之间,火光冲天,热浪烤的人睁不开眼睛。弟兄们拼命用风力灭火机打压火头,防火面罩都被烤得滚烫,防火服也被烧了十多个黑洞,但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顽强地与火魔搏斗。经过两个多钟头的奋战,我们终于把火势消灭在山脚下。凯旋归来的队员们,手和脸被烧起了水泡,被树枝刮的鲜血直流,脸上是掩不住的疲惫,但眼中闪烁的光芒比星光还要璀璨。
在战斗间歇期间,体力早已透支的队员们想脱下鞋子轻松轻松,可是没有几个队员是自己脱下来的,个个是肿胀和血肉模糊的脚。这时,队员范业民不知从哪儿摸出个“午餐肉”罐头,这对又累又渴又饿的队员们来说,简直就像是人间圣品。一盒罐头在100名队员的手中传递着,大家都小心翼翼却没人舍得咬下一口,转了一圈儿,一盒罐头仍完好地被大家捧在手里;看着大家这样,我下达命令要求大家必须把罐头吃掉,但一盒罐头在100名队员手中传来传去,还是谁也没吃。
在一次半夜转移火场时,我们路过一片低洼的塔头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山里队员们相互搀扶着前进,遇到水洼或水坑,就高喊一声提醒大家。前行中,疲惫不堪的队员白泉不留神摔倒在冰水里,全身湿透,又累又困又不舒服的他,终于晕倒在前进的路上。生死相依的战友们轮番背他,在漆黑寒冷的夜色中,在坑洼难行的森林里,硬是一步一步地把白泉背到了指定地点。
“五、五”大火,我们连续征战12个昼夜,转战9个火场,扑灭火头20余个,攻下险段10多处,发动了几十次强攻,先后4次实施成功避险,行军近800公里,在高温和负重的情况下,每天最少走20公里,最多达60余公里,但没一个叫苦叫累的!
我常常想,是什么使平日活泼带有稚气的弟兄们,在火场上变成钢筋铁骨,如此顽强?
是我们每一个战友对事业的忠诚和对森林的热爱!是这种忠诚和热爱,化作队员们无声的行动,变成队员们坚强的意志;是这种忠诚和热爱,使我们在血与火、生与死面前,勇往无前,战胜火魔,夺取胜利,谱写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危难时刻,我们冲锋在前!
火灾面前,我们浴血奋战!
万顷林海,我们挥洒青春!
火光就是命令,火场就是战场。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豁得出去!历经烈火无情的冶炼,我们扑火队员始终用忠诚坚守着火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