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普通专题 正文
马淑梅:大山深处是我家
内蒙古新闻网  09-06-10 10:06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密林深处简陋的管护站,成了这对夫妇最温暖的家,他们用10年的光阴默默地守望着自己绿色的家园——

大山深处是我家

绰尔林业局敖尼尔林场管护员马淑梅作报告

马淑梅

  我叫马淑梅,我丈夫叫牛玉江。我们俩都是绰尔林业局敖尼尔林场的管护员。绰尔林业局316管护站,既是我们工作的单位,又是我俩的家。

  一眨眼的功夫,我们俩在这个深山里的家已渡过了十年寒暑。青山做伴,绿树为邻。虽然日子过得寂寞平淡,却有八千多公顷、三十多个林班的林地,在我们的管护下,平平安安地过了一年又一年。

  2001年,林区各地开始建森林管护站,当时,俺们家老牛在林场做电焊工,工作很出色。但是听说要建管护站、去管林子,老牛主动放弃了在林场当电焊工的好工作,首先报了名。我知道他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喜欢树,喜欢林子里的气息。当时我想,老牛一个人去管护站,没个人照顾不行。我就和老牛商量,咱们两口子承包一个管护站,既能把林子管好,又能把日子过好,两头不耽误。林场领导对我们的想法非常支持,为照顾我们,把我们安排到离林场比较近的316管护站。我们自己花钱,动手盖起了35平方米的管护站,考虑到巡护了望的需要,又买了摩托车和望远镜。在大山深入安了家。

  当时儿子才九岁,正是该到林业局学校受教育的年纪。和我们情况差不多的,为了孩子,都把家搬到了林业局里去,一家抽出一个人来到照顾孩子。可我们俩都在管护站工作,都不能离开,于是,就把刚刚九岁的儿子送到了林业局的集体宿舍里去住宿,由老师集中照顾。看着刚刚能背动书包,就要一个人学习生活的儿子,我们心里都不是滋味,虽然我也安慰丈夫说:孩子多锻炼锻炼会更有出息,可背地里,我们两个人都偷偷的抹过眼泪,孩子是妈的心头肉啊。

  我们的管护站紧靠公路干线,过往车辆和行人多,管理难度大。建站前,这里经常有盗伐林木、非法狩猎的事发生。我们俩驻站后,“男主外、女主内”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我负责内业和堵卡,不允许无证或无正当理由的人员进山;丈夫外出巡护,每天天刚亮,老牛就要骑上摩托出去巡护。

  我们所管护林地面积大,从南到北要翻过十几座山,穿越十几道沟儿。为了不耽误工作,老牛从来都是早上带着一份午饭出发,中午走到哪,对付吃一口,然后再一个林班一个林班的走下去。连续巡查下来,要三天才能在整个管护区走一遍。细算一下,一天要走100多里山路。冬季生产时,老牛还要跟班巡回检查,绝不允许号外采伐。

  管住林子不容易。有一次我出去巡护,看到四个闲散人员正在我们管护区的河边捕鱼。防火期内进山捕鱼是森林防火最大的隐患,这是必须制止的。我就上前警告他们离开,他们假装离开,和我玩起了藏猫猫。当我傍晚回去再查的时候,他们又下了河。我告诉他们必须离开,捕鱼要等到防火期以后才行,这些人仗着人多,竟然对我破口大骂。我见劝说不管用,就赶回林场,找来森林干警,这时候天已经有些黑了,这些人看警察来了,扔下撒开的渔网溜走了。

  管护站常有不速之客光临。一天,我们两人巡护回来,突然发现管护站的窗户被弄破了,管护站内被翻得乱七八糟,吃的东西被洗劫一空。我们想,是不是在管护工作中得罪了什么人,人家趁站里没有来报复。看看屋里的情况又不太像。老牛突然说起,不会是黑瞎子敲门——熊到家了吧。附近林场好几家的牛遭到过黑熊袭击,有几十头牛都死在了黑熊的掌下。当时,我们都吓出了一身冷汗。几天后,我到林场办事,丈夫巡护回来,在离管护站不到二十米的地方看到了一只又高又壮的大黑熊,正在管护站外转悠呢。黑熊是国家保护动物,要赶走它又不能伤害它,老牛就仗着胆子找来鞭炮点着了,吓走了黑熊,等黑熊走远了,丈夫才发现衣服都被冷汉湿透了。

  在山里生活,夜晚最难过。从管护站建立到去年通上电,我们过了整整九年没有电的日子。刚开始时真有些不习惯。每天的精神生活就是听听收音机。幸好有我们两个人,能聊会天。有时老牛来了情绪,就拿起吉他,自弹自唱来上一段小曲。夜静的时候,我们总会想起儿子,想着他那么小,就得一个人生活、学习,就觉得太苦了孩子。

  这几年非法狩猎的人越来越少了,管护站附近狍子、野猪、飞龙、野鸭、鸳鸯、天鹅等动物就好像是家养的一样,时不时的就在我们管护站附近落脚。前年冬天,管护后面来了一只雪白的狐狸,我们把剩饭拿给它吃,那狐狸竟毫不客气地吃掉了,在站边从从容容的生活了好一阵子才离开。这样下去,也许再过几年,我们这片林子就变成天然动物园了。

  丈夫喜欢林子。春天,他总能发现管护里哪儿的花最先开。巡护回来的时候,他就采上一把,送给我。我把花插在瓶子里,放在窗台上,平淡的生活就有了几分色彩;秋天,红红黄黄的树叶非常漂亮,他就挑漂亮的捡一些回来,夹在书里制成标本,然后送给山下的亲戚朋友。用这些小标本,把山里的美好带给亲戚朋友一起分享。

  十年了,我们管护的8490公顷森林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没有发生过一次滥砍盗伐案件。一个小小的管护站,管住了一片大森林。正是有我们许许多多小小的管护站,管住大兴安岭这片大森林。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