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雄鹰,他却用鹰一样的眼睛,巡视着林海每一个角落,正是有了这样的森林哨兵,才会有参天的松柏,绿海万顷——
无怨无悔守望绿色
得耳布尔林业局防火了望员李自强

李自强
我是得耳布尔林业局的一名普通的了望员。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守望在了望塔上,对了望塔四周上万公顷的林海进行全方位的了望,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向森林防火主管部门汇报。看起来工作简单,甚至有些枯燥,但是责任重大。每当我攀上那高高的了望塔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神圣”感,因为我是这万顷林海的“主人”,守护绿色,守卫家园,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防火了望塔都坐落在大山的深处,这里远离闹市,远离喧嚣。每当森林防火期来临,我们了望员就工作生活在塔上。当天边刚刚露出一线光亮的时候,我就上塔了。从第一个台阶开始,每上一级,都要仔细地观察,把每一个高度,每一个视角所看到的情况,记在心上。还要借助望远镜察看,不能漏掉一个可疑之处,如果发现有烟点,我就反复观察烟的情况,方位和距离,看细了,测准了,判断清楚了,然后马上报告基地防火指挥部。为了提高了望的准确性,我还认真研习林火管理和了望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多年的了望工作,让我掌握了山脉走向,地物位置,植被分布及高火险区域,在头脑中描画出了一个地形图,闭上眼睛,了望塔四周的沟塘、草甸、河套就会在脑海中浮现。
我工作的了望塔,海拔在
1000米以上,地势险峻,气候恶劣,缺少水源。特别是防火特别戒严期,风大物燥,有时在塔上一呆就是10多个小时,忍受着烈日的灼烤、狂风的吹袭。口渴了就用自带的冷水润一润嗓子,饿了索性就啃上几口凉干粮。在塔上站岗了望的日子,非常艰苦。因为每次都得在山上住上十几天,吃饭、用火就是个很大的难题。在山上驻守时,总要带上足够的食品,春夏季,食品存放时间长一点,就发酶了。于是,不得不选择耐放,方便快捷的食物,挂面、馒头、咸菜就成了我们的主要选择。了望塔上平时风就很大,生火必须非常小心,赶上大风天,一连几天不能生火,只好吃冷食。饮水更是让我们头疼的事。白天没时间,只有当夜幕来临时,才能下山去取水,一次只能背上10多公斤,往返一趟至少两个小时左右,这些水只够做饭和饮用,为了节省水,两三天才到取水处顺便洗把脸。初春和入秋时节,天气干燥,多风少雨,昼夜温差很大,早晨上塔时,穿少了非常冷,穿多了到中午时又闷热难耐。遇到大风降温天气,刺骨的寒风吹到脸上就像刀割一般。在塔上了望值班,稍不注意就会感冒。到了夏季,天气不再寒冷了,可蚊子、瞎蠓、小咬,从早到晚轮番攻击,有时手脚被咬后肿的象刚出锅的馒头。
条件艰苦还可以忍受,最难忍受的是生活的寂寞与枯燥。每天看着同一片林子,刚开始,听听风声、鸟叫,看看远处的群山,蓝天白云,还觉得很美,可时间一长,没有人与自己交流,寂寞与孤独便油然而生。白天在塔顶守望着空旷的山野,晚上夜宿在一座没有电的小屋,有时借烛光看看书,学习一些业务知识,但更多的时候是望着窗外的星空,耳边伴着阵阵松涛声,思念山下的亲人与朋友,思念与他们度过的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夜晚。
在防火了望员岗位上工作了这么多年,我心中最愧疚的就是对家里人照顾的太少。家中有事,多靠家里的亲朋好友帮忙,日常琐事全靠妻子一个人,她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每次儿子的生日都正值防火期内,在儿子的记忆中,作为父亲的我从来没有和他在一起过过一个生日。开始,儿子还抱怨我,现在儿子渐渐长大了,也理解了我,知道父亲还有比他过生日更重要的工作去做。2006年,正值防火的关键时期,父亲因心脏病住进了重病监护室,听到妻子托人捎来的消息,我心中非常焦急,但严峻的防火形势要求我必须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愧疚和煎熬中,我只能在山上默默地祝福和期盼父亲早日康复。
我们的努力和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在许许多多像我一样普普通通务林人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得耳布尔林区取得了连续五十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骄人业绩,成为全国森林防火战线的一面旗帜,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褒奖,使我感到莫大的欣慰与自豪。作为一名防火了望员,我们的工作普通而平凡,但我无愿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