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运城市: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强势
内蒙古新闻网  09-06-10 00:15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华夏之根”第四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采访团一行走进运城。图为运城新闻发布会现场 李中锋摄

  山西省运城市市长王安庞向记者团详细介绍了运城根祖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推进科学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工作重点以及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

山西省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董鹏翔主持新闻发布会。

  八大文化主导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十大文化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十大文化品牌正在叫响,七大文化产业园区正在紧张筹建中,五大民办文化产业群体正在培育建设中……,6月9日,“华夏之根”第四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采访团一行,63家媒体的100余名记者赴山西运城市采访。

  在运城新闻发布会上,运城市市长王安庞向记者团详细介绍了运城根祖文化、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变化、推进科学发展的整体思路和工作重点以及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董鹏翔主持新闻发布会。

 王安庞说,改革开放30年来,运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发生巨大变化,经历了“三个标志性阶段”,实现着“五大转变”。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运城近日出台了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等保增长促发展十项措施,千方百计遏制经济下滑。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06年运城以深厚的文化品牌形象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称号。在中央电视台的颁奖词中,曾对运城进行了这样的描述:“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中华文化从这里一路摇曳而来,穿过汉风唐雨,经历宋韵元声;永乐宫中笑谈古今往事,鹳雀楼上眺望三晋风流,这里是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关公的忠义诚信就是这座城市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山西运城。”

  运城古称“河东”,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五千年的文明孕育出运城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文化产业强市,从2004年起,运城市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在全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着力创建具有河东区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走出了一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近年来,运城市在全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指导下着力加快发展八大文化主导产业,着力培育十大文化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十大文化品牌,着力创办七大文化产业园区,着力形成五大民办文化产业群体。通过五年来持续不断抓落实,运城市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保持较快增长,对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新闻发布会后,采访团一行参观采访了司马温公祠、夏县宇达文化产业园和盐湖养生城。

  来自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新网、中经网等9家中央网络媒体,东方网、千龙网、红网等35家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百度网、搜狐网、TOM网等知名商业网站,以及山西省、运城市两级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记者李中锋)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李中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