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森工集团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提出“解放思想抓机遇,毫不动摇保生态,只争朝夕谋发展,关注民生促和谐”的总体思路,把林业施业区确定为“林业生态功能区”,突出生态事业的公益属性,全力构建建设完备生态体系所需的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体制框架、建设发达产业体系所需的产权制度框架、与当地同步健康发展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框架。全面提高森林经营水平,确保林业生态安全,森林质量不断提高。
内蒙古森工集团所辖大兴安岭林区美丽而神奇,是全国独有的最大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生物基因库,是保证东北粮食主产区和呼伦贝尔草原降水等气候条件的生态屏障,对维系黑龙江、嫩江水系和松嫩平原、呼伦贝尔草原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森工集团总经理安国通与职工算了这么一笔账: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林区有林地面积净增61.21万公顷,年均净增12.24万公顷,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每亩1000元投入计算,为国家节省投资91.8亿元。活立木蓄积增长8154.63万立方米,森林蓄积增长6468.27万立方米,折合商品材经济价值达210亿元。同时,大兴安岭在涵养水源、碳汇制氧、净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大草原、松嫩平原粮食主产区方面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
2008年8月中旬,森工集团在林区全面推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辅业改制工作,森工采伐以外的所有辅助产业、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产业全部纳入改制范围,进行民营化和股份制改造。通过改革,职工收入得到增加,参与辅业改制的职工多数在新企业持有股份,既有工资还可分红,住房条件也逐步改善。(记者胡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