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宣传专题 > 2008草原儿女赞 正文
教书育人尽天职
内蒙古新闻网  09-06-12 17:33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记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教授 韩雪屏

  包头师范学院的著名学者、我国杰出的语文教育家韩雪屏教授,以她50年不改的教育热忱为人们竖起了一面理想的旗帜。所有认识她的人无不为她的勤奋精神、顽强意志、精深学识、热情为人所凝成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韩雪屏1937年出生于北京市。韩老师的命运就像她出生的那个年代一样历尽磨难。一岁多,她患骨髋节骨结核留下了终身残疾。此后,她又连续患了斑疹伤寒等凶险病症。自幼病残培养了她与痛苦和不幸作斗争勇气和毅力。她幼年立志当医生,以救治那些和自己一样遭受痛病折磨的人。正当她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师大附中毕业准备报考医学院校时,党号召高中生报考师范院校。17岁的她,毫不犹豫地服从祖国的需要,被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深造。四年后,她又主动放弃首都优越的工作条件和手术矫正腿疾的最佳机会,响应“支援边疆建设”的号召,只身来到内蒙古包头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开始了她漫长的教育人生;虽历经“文革”的非人磨难,而始终无怨无悔。

  韩雪屏老师坚守“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在她所担任的课程教学中坚持自觉而自然的育人方针,因此,她的课深受学生的欢迎。韩老师热爱学生,她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谈心、交流思想。她用自己的一片真诚,帮助学生拨正生活的航向,点燃理想之灯。很多学生把她奉为生活的楷模、人生的典范。2008年,她将二十多年来与毕业生的往来信件编辑出版了《师生心桥》一书,作为对母校50华诞的献礼。

  韩老师视中小学为高等师范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消费高等师范教育产品的“上帝”,因此,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在高等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两条战线上奋斗。她经

  常带领青年教师和学生出入中小学课堂,并组织我市中小学教师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的“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学科能力培养与学生素质提高”等重点课题的研究;前后共设置了63个子课题,分布在24所实验学校,涉及到12门中小学学科,100多位实验教师。这项研究打开包头市基础教育科学研究之先河,为包头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此外,她还参与了“八五”“十五”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中外母语教材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

  而今,韩雪屏老师已经成为在国内业界有一定影响的语文教育专家。 她仍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中国阅读学会副会长、内蒙古中小学教材研究会副主任等职。她出版了《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文集》等专著;主编和参编了多种高师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和《阅读学丛书》学术论著;其中有些教材和论著曾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政府奖、中国教育学会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建设》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许多论文被多次转载、引用,并获得自治区政府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科技进步奖。1992年她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光荣称号,享受国务

  院颁发的特殊贡献津贴,并荣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1997年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

  2001年以来,为了国家实施的“21世纪园丁工程”,韩雪屏被聘为国家级、省区级语文科骨干教师培训班教师,不远千里到长春、哈尔滨、通辽等地去讲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她又积极参与关于语文新课程的培训。2006年底,她以70岁高龄还应邀至厦门为高中教师讲课。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校工委)授予她“全区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03年她被内蒙古自治区残联评为“自强模范”,并于同年9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残联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第三次全国“自强助残”表彰大会。2004年又荣获“包头市先进老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

稿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编辑: 赵翰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