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乌海市海勃湾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田野
田野,是乌海市海勃湾区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十七大代表,乌海市“十大道德模范”。
1992年,从内蒙古农校毕业的田野被分配到了海勃湾农技服务站工作。“既然干了这一行就要干好。坐在办公室里是搞不成农技服务的,到农民中去,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才是我最好的选择。”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十几年间,他不分时间、地点,为农民传授各种农业科技致富知识,先后组织编写了《农副业科技实用技术手册》和《科普知识手册》等资料,印发给农区居民,深受他们的欢迎。
1996年,田野开始发展科技承包产前服务,在乌海市成立了第一家“农业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咨询中心一成立,前来学习种植技术和科技知识的农民络绎不绝。他零距离的解答、手把手的解惑,让一个个带着疑惑的农民满意而归,咨询中心赢得了大家的信任。然而,仅靠产前服务还解决不了太多的实际问题,农民要看实实在在的成果。1999年,田野承包了服务站的7栋温室,搞特色精品蔬菜种植。通过向中国农大的专家学习和自己的艰苦实践,他逐渐掌握了各种蔬菜水果的大小行套种、沼气池二氧化碳利用、各种瓜果嫁接等先进技术,并大范围向当地农民推广。
在为农民服务的工作实践中,田野深刻认识到农民致富离不开科技。他指导农民利用严格的技术操作,严禁使用有害有毒有残留农药,严格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的“三严”措施,生产出了乌海市首批无公害蔬菜瓜果。在当年元旦、春节上市后,每公斤无公害蔬菜平均比其他相同蔬菜价格高出0.5元,销售量却是其他相同蔬菜的3倍,仅此一项就增加效益达25%。通过大面积推广,乌海市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迅速达到了3600多亩,占温室总面积的60%,使农区居民从中得到了实惠。
如今的农业示范区居民已经从过去的试试看到现在的一心一意搞生产,人均收入逐年增加,到去年已达1万多元,有的人已达1.5万元之多。示范区充分利用乌海的地理优势,以鲜食葡萄和无公害蔬菜瓜果为主导,着眼于小而精的农业发展思路,创出海勃湾高效农业示范区的品牌,使乌海市农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宽松的环境,全新的机制,极大地激发了田野不断探索的决心,他探索出“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上连市场、下连农户、中间连着科技”的农业科技产业化路子。目前,公司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6人,联系农户1200多户,所联系农户人均纯收入超10000元。他多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和奖励。先后被评为国家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自治区十佳科技特派员、乌海市劳动模范。2008年,他又荣获“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奖”赫乌海市“十大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