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专病专访是针对当地老百姓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专门开的药方,这些药方是经过反复讨论,千百次临床经验积累所致。如咳嗽、感冒分寒热两症,针对不同类的病人开不一样的方子,而且病人吃后见效,病例积累到一定程度,院内召开专门讨论会,反复斟酌确定一个药方就是所谓专病专方。目前该院共有专方上百种。杜建民院长表示:“商都县中医院虽然对感冒、鼻炎、咳嗽、胃病、结肠炎、头痛、等多种病治疗非常见效,但这些都是凭着统计病例的经验之谈,没有高科技的实验室,没有学科带头人,再好的经验没有理论的支持,也很难攻克中医药治疗一些病的不确定性。”基层的医院最苦也最累,最需要各级领导和政府的支持,商都县中医院的新址已经划定,各方面的投入使现任院长信心十足,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自己的实验室还有学科带头人。
中医院出了个“拼命三郎”
“搞好一个医院至少需要5年,而搞垮一个医院则最长需要1年”杜建民感慨。他忘不了怎样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医院扭转,在医院最困难的时候他3年没有回家过年,再困难他还是把医护人员送去进修,再不易他还是购进设备,在人员设备日渐丰腴的状况下终于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新的煎药机代替了老的煎药炉,各科室的设备不断的更新,医院年收入突破了200万,院长也霜染霜鬓,他女儿看到一个当了医生就玩命工作的父亲而不愿意从医,但他无悔。“其他医院医院院长都有车,我也打算过买车,但是忍不住把钱换成了设备,看着科室的设备齐全了,我这心里比坐车舒服多了。”他这样说。(马铃翔 王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