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武警呼伦贝尔市支队网管中心网络管理员 李铁峰
李铁峰是武警呼伦贝尔市支队网管中心网络管理员,2000年入伍,2005年4月入党。他自入伍以来一直表现突出,凭着对部队的无限热爱,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积极刻苦钻研信息化知识,为推动支队信息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武警呼伦贝尔市支队执勤点多、线长、面广,各执勤中队距离支队远的要六、七百公里。在近九年的时间里,李铁峰的足迹踏遍了全支队18个执勤点,往返2500多次,行程近10万多公里,安装设备500余台次,改造线路9万多米,排除设施故障1200余次,为支队共节约各类经费20余万元。为此,2008年,他荣获中国武警总部三等功1次,并获中国武警总部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2005年至2008年获武警呼伦贝尔市支队嘉奖4次,优秀士兵3次,优秀士官2次,2008年获武警呼伦贝尔市支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三级网络的建设和维护管理,对武警呼伦贝尔市支队战斗力的生成和保障地方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安宁意义重大,它直接关系到支队指挥系统信息畅达和处置突发事件及时、有力。作为武警呼伦贝尔市支队网管中心网络管理员的李铁峰视三级网络的保障和维护为生命,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05年4月支队对三级网络进行全面改造,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给安装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面对并不熟悉的设备,李铁峰先在附近的中队进行安装,白天安装调试设备,晚上在灯下焊接视频线、压制网线,两天两夜的工作让他了解了所有设备的性能和安装方法。为了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必须和时间赛跑,于是他加班加点连轴转,日夜兼程,白天干活,晚上赶路,每到达一个中队,他不顾路途劳累便投入工作,18个执勤中队用了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就全部调试安装完毕。工作中,他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4月份的呼伦贝尔,乍暖还寒,白天的气温还在零下10度左右,安装设备,他每天都要在室外梯子上工作近10个小时。一次,他因家中有事正在休假,得知支队要安装训练场监控系统,只休了一个星期假的他毅然提前归队,主动请缨参与这次任务。由于摄像头要安装在较高的位置才能体现出监控的最佳效果,他必须要爬八、九米高的梯子在墙上打眼固定云台架子,作业时10多斤重的冲击钻一个手拿不稳,他就找来绳子将自己和梯子绑在一起用两只手来打眼,每次安装时都要在梯子上工作七、八个小时,10月的呼伦贝尔已是寒气逼人,他就是这样顶着低温天气完成了安装任务。总队网上视频会议设备配发下来后,为尽快实现支队与所属各大、中队的网上视频连通,他再次冲锋上阵,仅用3天的时间就安装调试完了支队网上视频会议系统。随后又到基层中队指导安装中队端的网上视频会议系统。
李铁峰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和用心,不仅技艺精湛、对技术精益求精,而且他还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战友们,为武警呼伦贝尔市支队培养了一批网络骨干。在下基层中队维修设备时,他发现,本来是点一下鼠标、录入几个数字、换个小零件便能解决的问题,支队不去专人修理,故障就排除不了,常常因为出现的问题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执勤。于是他主动找到支队领导,请示从基层中队抽调上来一部分有计算机基础的战士,培养一批有能力的网络维护员。为把课讲好,他拿出多年积攒的笔记,自费买来参考书,给这些从基层上来的战士认真的讲解计算机知识、三级网络知识、训练场监控设备的操作维护、视频会议系统的演示、哨位子弹箱的故障排除等等有关的知识。不厌其烦地讲授学习心得,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早成才。培训结束后利用每次下基层中队检修设备机会,一边维修和排除故障,一边耐心的向中队的维护员讲授故障的原因和维修原理,遇到难懂的问题,更是反复讲解、反复示范,直到中队的维护员彻底弄清楚为止。在他的鼓舞带动下,已有几十名基层士官勤俭节约自购电脑,不仅能够维护中队的设备,还当上了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的“小教员”。现在他累计为基层中队培训网络管理员50多名,帮助30多名官兵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技术一级考试。
在实践锻炼中,他不断摸索钻研新技术,购买了40余册专业书籍,摘抄了5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系统学习了《现代通信原理》、《计算机原理》、《数字通信》、《光纤通信原理与设备》等专业知识。经过两年多刻苦学习,凭着顽强刻苦的精神,他获得了吉林大学大专文凭,还学会了网页制作、ASP语言、电脑组装维护、局域网组建、网络管理设计等知识,成了支队的通信能手。
这就是李铁峰,一名没有经历枪林弹雨、刀光剑影的军人,但他却忠实地履行一名军人的崇高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践行着“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