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普通专题 正文
省博物馆 未来城市客厅
内蒙古新闻网  09-08-14 17:43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石家庄铁道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分院院长岳祖润认为,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省博在石家庄人心中的地位也会不断攀升,加上该区域将被改造为集星级酒店、文化设施、专业商店和高档住宅区于一体的综合社区,省博成为地标将大有可能。

  吸引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市民代表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家就在省博附近,因此对省博的扩建工程很关注。她说,省博改建后,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家里老人习惯晚饭后散步,省博就是个好去处。省博的展品、藏书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李女士认为,新省博很有可能成为石家庄文化象征的新地标。

  市民代表张先生也对新的博物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博物馆的分区不是很明显,而新馆分区更加明显,也能够更好地起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作用。

  邢天河认为,从吸引力来说,省博有开阔的场地,也能够吸引到人流,有足够的硬件支撑其向市民展示自己的风采。

  价值: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石家庄某展览公司总经理吨文强谈及省博的改扩建更是眉飞色舞。他说,“石家庄的展馆普遍面积小,一直是制约省会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省博改扩建后,不仅面积扩大不少,服务设施也得到提高,这就提升了省会展览经济的档次,有望吸引更多的展会来石。”

  李水源称,这次省博物馆的扩建,不仅是体量的扩大,还将对其参观环境、配套服务进行完善,增加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这就大大提高了博物馆的功能性,使博物馆文化休闲集合地的位置更加巩固,可极大提升我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旅游业及周边产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会,对提升周边项目的文化品位也会有很大帮助。通过改扩建,省博成为省会地标性建筑可能性很大。

  河北省旅游局市场处处长王小青表示,省博的改建工程完成后,有利于提升石家庄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

  建议:回归本质突出公益性

  曹润亭认为,新省博理应成为石家庄乃至河北省的一个地标性建筑,但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博物馆必须回归本质,不应该搞市场化运作,而是一个体现公共利益的展馆,应该把河北省的灿烂文化装进去,把“博物”的概念做强。河北省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展馆规模扩大,理应把河北省的历史文物集中起来装进去,突出历史性和文化性,还要让博物馆突出公益性,要由政府管起来,聘请专业培训的讲解员,让市民免费参观,成为一个免费的文化历史圣地。这样,博物馆扩充才有其内在价值,博物馆也将成为石家庄的一个标志建筑。

  邢天河表示,新省博若想成为省会地标还应注意场馆西部的建设,即石家庄饭店区域同步改造建设,这样才能够将这片区域建设成石家庄的地标性区域。此外省博旧馆还需要定期的保持外部的清洁美观,以保持和新馆的整体性。

  综合评价:成为新地标可能性★★★★★

  -鸣谢

  本系列民间评价团成员: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邢天河、石家庄市商业联合会秘书长曹润亭、石家庄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水源、石家庄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刘英采、石家庄铁道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分院院长岳祖润、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河北省旅游局市场处处长王小青、石家庄市某展览公司总经理吨文强和部分市民代表。

稿源: 河北新闻网  编辑: 苏布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