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铁道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分院院长岳祖润认为,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省博在石家庄人心中的地位也会不断攀升,加上该区域将被改造为集星级酒店、文化设施、专业商店和高档住宅区于一体的综合社区,省博成为地标将大有可能。
吸引力: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市民代表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家就在省博附近,因此对省博的扩建工程很关注。她说,省博改建后,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家里老人习惯晚饭后散步,省博就是个好去处。省博的展品、藏书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李女士认为,新省博很有可能成为石家庄文化象征的新地标。
市民代表张先生也对新的博物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博物馆的分区不是很明显,而新馆分区更加明显,也能够更好地起到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作用。
邢天河认为,从吸引力来说,省博有开阔的场地,也能够吸引到人流,有足够的硬件支撑其向市民展示自己的风采。
价值: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石家庄某展览公司总经理吨文强谈及省博的改扩建更是眉飞色舞。他说,“石家庄的展馆普遍面积小,一直是制约省会会展经济发展的瓶颈。省博改扩建后,不仅面积扩大不少,服务设施也得到提高,这就提升了省会展览经济的档次,有望吸引更多的展会来石。”
李水源称,这次省博物馆的扩建,不仅是体量的扩大,还将对其参观环境、配套服务进行完善,增加文化事业基础设施建设,这就大大提高了博物馆的功能性,使博物馆文化休闲集合地的位置更加巩固,可极大提升我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旅游业及周边产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机会,对提升周边项目的文化品位也会有很大帮助。通过改扩建,省博成为省会地标性建筑可能性很大。
河北省旅游局市场处处长王小青表示,省博的改建工程完成后,有利于提升石家庄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
建议:回归本质突出公益性
曹润亭认为,新省博理应成为石家庄乃至河北省的一个地标性建筑,但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博物馆必须回归本质,不应该搞市场化运作,而是一个体现公共利益的展馆,应该把河北省的灿烂文化装进去,把“博物”的概念做强。河北省具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展馆规模扩大,理应把河北省的历史文物集中起来装进去,突出历史性和文化性,还要让博物馆突出公益性,要由政府管起来,聘请专业培训的讲解员,让市民免费参观,成为一个免费的文化历史圣地。这样,博物馆扩充才有其内在价值,博物馆也将成为石家庄的一个标志建筑。
邢天河表示,新省博若想成为省会地标还应注意场馆西部的建设,即石家庄饭店区域同步改造建设,这样才能够将这片区域建设成石家庄的地标性区域。此外省博旧馆还需要定期的保持外部的清洁美观,以保持和新馆的整体性。
综合评价:成为新地标可能性★★★★★
-鸣谢
本系列民间评价团成员: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邢天河、石家庄市商业联合会秘书长曹润亭、石家庄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水源、石家庄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刘英采、石家庄铁道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分院院长岳祖润、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河北省旅游局市场处处长王小青、石家庄市某展览公司总经理吨文强和部分市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