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权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是发挥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效的基础。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设立30年来,始终把代表工作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保障和支持代表依法履职。切实保障代表的民主权利,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条件。常委会通过开展代表政情通报会,常委会领导向原选举单位述职,组成人员分工联系代表,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与常委会立法、监督等工作,密切与代表的联系,保障代表知情知政。对代表法及实施办法开展了两次执法检查,努力营造尊重代表民主权利、支持代表工作的良好氛围。代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履行职责。我区代表向全国人大提出的黑河分水的建议顺利实现,使几近干涸的额济纳居延海重新绿波荡漾;提出的河套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建议被全国人大列为2007年重点督办建议,目前改造工程已经全面推进,河套灌区节水灌溉、农业增产成绩显著。
丰富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着力增强活动实效。常委会经过不断实践探索,通过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视察、组织代表小组活动等,改变了闭会期间代表工作薄弱的状况。开展代表专题调研活动是近年来加强代表活动的重要举措。常委会根据自治区的实际,在专题调研的组织和服务上,采取了集中调研和分散调研相结合、直接调研和委托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代表选题和撰写调研报告并形成代表议案和建议。我区开展的这项活动被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典型加以推广。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常委会通过开展办理工作专题视察、听取承办单位工作汇报、举办承办单位与代表见面会、确定重点督办建议等形式,加强了对办理工作的督促检查,提高了议案、建议办理质量。九届期间,牧民代表就看不到蒙语译制的当日中央台新闻联播节目提出了建议。有关部门充分重视,认真办理这个建议,及时开播了蒙语新闻联播,受到了广大蒙古族群众的欢迎。十届期间,根据基层代表的建议,有关部门积极协调,解决牛奶收购价格偏低的问题,切实维护了奶农的切身利益,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30年来,常委会办理代表议案394件,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4685件,充分保障代表行使民主权利,促进了国家机关的工作。
大力开展代表培训,不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多年来,常委会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代表的培训。常委会组织各级人大代表组成先进事迹报告团,行程万里,举行了23场报告会,在社会上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反响。在新的形势下,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代表的系统培训,提出届内对全体代表轮训一次的目标,代表培训工作向经常化、制度化迈进。加强制度建设,推动代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代表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必须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常委会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制定完善了有关实施代表法、议案办理、建议批评意见办理、代表视察等方面的法规,建立健全了联系代表、开展代表活动和代表培训等各方面的制度,为加强代表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