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莫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领头雁
内蒙古新闻网  09-09-13 19:23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围绕解决“三农”问题,莫旗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统购统销、利益共享等优势,从源头上解决了农业生产技术更新和提高农副产品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双重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能人引路,提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聚合力。在各级党组织的引导扶持下,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 则,合作组织吸纳农村产业带头人、科技明白人、种养殖大户192人,发挥他们致富思路新、掌握信息快、了解市场准、交往能力强的优势,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目前,全旗已登记注册59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入社成员280人,农民成员出资总额2495万元,带动农户7800多户。合作经济涉及种植业的大豆、水稻、玉米、马铃薯、山野菜、菇娘,养殖业的奶牛、肉牛、肉羊、生猪、桑蚕等项目,助农增收实现1950万元。其中,富方水稻农民专业社在国家绿色食品中心成功注册为A级绿色食品,年加工能力1.8万吨,2008年助农增收达313万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良性运转,使农户得到了实惠,极大地调动了农户按照生产项目选择合作组织的积极性,解决了生产技术更新难、农户个人势单力薄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

  二、政策扶持,培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生命力。一是增加农业项目资金投入。政府划拨专项资金聘请专家为全旗59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做规划,培训合作组织带头人317人次,发放合作组织运转经费补贴12万余元,争取到全市唯一农资连锁配送中心450万元投资项目。二是通过党费贴息、小额贷款、信贷减息等方式对合作经济组织的会(社)员予以扶持。三是实行农副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保证合作组织的合格农副产品运路畅通。四是重点扶持种养殖基地。先后投入农资补贴近10万元,免费提供农药价值8万余元,较好地解决了基地资金周转问题。

  三、跟踪服务,增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牵引力。加强科学引导、做好跟踪服务,切实保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强信息服务。借助涉农部门信息网络,建立信息采集、发布和反馈系统,积极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市场供求、价格动态、生产致富项目等信息。二是提供技术支持。组织专家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新产品、新技术,开展科技咨询和培训服务。三是牵线搭桥,把握商机。利用招商引资、参加展销会、洽谈会等时机,为经纪人寻找商机、衔接产需,引进项目和资金。四是当好参谋,做好后盾。积极帮助生产效益好、销路广的生产项目实施扩建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产。

  从目前运行情况看,莫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初步解决了单家独户“办”不了,基层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等难题,有力的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