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千元收入促猎民发展激情
内蒙古新闻网  09-09-27 14:53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八月初秋,微风拂面,清爽怡人。勤劳的鄂伦春猎民,唱着山歌收获果实。8月7日,记者驱车2个小时来到鄂伦春旗托河办事处木奎、希日特奇两个猎民村采访。一路走来,看到的是猎民穿梭田间地头劳作的身影,听到的是“欢迎来访,到我们的木耳基地来看一看!”的热情邀请。

   “喂!猎民老大哥停一下……”村口处,一辆满载着沙石的农用四轮拖拉机从身旁驶过。听到招呼声,驾驶员停下车,我们快步上前,立刻认出车上坐的就是猎民致富能手白卫红夫妇。

   “这一车沙石运往哪里啊?”

   “政府要给我们盖新房和卫生院,这些石料就是运往工地的!”身穿蓝色工作服、满身尘土的白卫红说。

   白卫红是托河办事处有名的女能人。去年靠种地、打工夫妻俩挣了5万元,今年他们起早贪黑的为办事处的食用菌基地、卫生院建设运石料,已经有5000元的收入。白卫红说:“现在猎民村的项目多了,只要劳动就有钱赚!”

   去年,托河办事处将发展猎民村集体黑木耳产业作为猎民生产、增收的主导产业,猎民人均生产收入超过了1000元。今年,托河办事处为加快发展猎民经济,扩大了猎民村黑木耳种植规模,投入103万元建设了1430平方米的巴彦乌热育菌厂,猎民们掌握了育菌、栽培等食用菌生产技术。木奎、希日特奇两个猎民村90%以上的猎民都参与到食用菌育菌基地的生产中,在生产中提高了食用菌栽培的技能,获得了收入。另外,今年办事处实施了食用菌育菌基地扩建、游牧民定居、卫生院改造等几个建设项目,猎民们看准时机,为工地运送各种建筑材料,又增加了收入。

   “市、旗两级党委、政府带着感情帮扶猎区发展经济,我们更应该带着责任落实好、实施好猎民经济发展项目,使猎民能够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托河办事处党委书记鲍洪文说。

   在所有参与劳动的猎民中,猎民白淑兰一家是笑的最开心、感觉最温暖的家庭之一。过去,白淑兰长年重病缠身靠坐轮椅生活,丈夫苗记军打工挣钱不仅要养家糊口,还要治病求医,欠下2万多元的债务。自从市“三少民族发展基金”及旗直副科级以上领导“一对一”帮扶政策实施以来,苗记军在食用菌种植基地参加劳动,不仅偿还了债务,而且妻子白淑兰病情得到了好转,可以拄拐行走,一家人的生活也逐渐的得到了改善。

   在猎民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猎民的劳动场面热火朝天,欢声笑语不断,劳作累了,猎民们会一展歌喉解除疲劳。“食用菌项目选的准、投入小、见效快,猎民得到的实惠明显,这才是猎民心情愉悦的根源所在。”托河办事处主任何雪峰说。

   “我们家的这片木耳共有2万袋,今年已经采第二茬了,还是耳大肉厚!”猎民白伟丽手指着眼前的一片木耳袋兴奋的说。

   “我们家的木耳?”记者疑问萌生。

   经了解得知,经过去年的生产实践,大部分猎民通过参加劳动掌握了黑木耳生产和管理技术。今年,办事处改变了基地的经营管理模式,实行猎民承包经营,独立生产。办事处年终按猎民所持有的食用菌数回收成本,效益归猎民所有。在生产中,办事处全程提供设备、技术等服务,猎民劳动骨干“一对一、一对多”带动,将精心培育的39万袋优质木耳食用菌按劳动能力承包给猎民,共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现在,猎民有黑木耳种植、集体农业、采集、务工、民族手工艺制作、旗级“一对一”帮扶猎民发展庭院经济生产性收入的支撑,今年,我们有信心完成猎民人均生产性收入突破2000元的目标!”鲍洪文书记满怀信心地说。

   跃动的激情在这里迸发,猎区的发展在这里加速……我们坚信有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引领,鄂伦春族猎民的生活会更加美好!记者赵文萃 通讯员侯玉鹏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