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呼伦贝尔:“流动医院”开展“牧民健康行动”
内蒙古新闻网  09-09-24 13:11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8月上旬的一个清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嘎查达斡尔族牧民娜仁花早早地来到了卫生站,走进一辆“大篷车”进行体检。

  “早就知道巡回医疗队要为牧民免费体检,今天终于轮到了我们嘎查。”领取了体检表的娜仁花惊奇地看到这辆宽敞的大车里有X光机、B超等当地卫生院都没有的仪器。在医务人员指引下,她填写好个人信息后逐一做心电图、血常规、血糖、肝功能等检查。

  盛夏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凉爽宜人。小小的嘎查卫生院医疗室里拥挤着100多名牧民,像娜仁花一样,很多牧民都是生平第一次做体检,也建立起第一份个人健康档案。

  鄂温克族自治旗卫生局局长范鸿章说,从2009年6月16日起,鄂温克族自治旗卫生局开展了“牧民健康行动”,流动医院把体检服务送到牧民家门口,远离旗医院所在地上百公里的牧民可以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二级医院诊疗水平。近两个月,流动医院巡回车已经行驶了2000多公里,为十几个嘎查的牧民做了免费体检。

  在内蒙古,很多偏远农村牧区的群众都享受到了家门口的流动医疗服务。农牧民所喜爱的“流动医院”得益于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开展的“医药卫生扶贫项目”。2006年10月,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对内蒙古卫生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针对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卫生服务可及性差的特点,决定援建20所流动医院,以缓解边远、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期间,首批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捐赠的6所流动医院开进大草原。2008年8月20日,另外14所流动医院也进驻到内蒙古一些偏远地区。这20所流动医院中,每所价值150万元,由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内蒙古各级财政共同筹资。流动医院采用全新欧III客车标准,车内配备了数字X光机、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13项主要检查设备。

  近3年时间,这20所流动医院运转工作日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法定工作日,使得本辖区或定点服务旗县偏远地区60%以上的农牧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流动医疗服务。据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统计,流动医院平均每车每月出诊3次,平均诊疗每人次减免诊疗费用46元。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厅长杨成旺说,内蒙古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20人,平均每个卫生机构的服务面积为275平方公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农村牧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低,一些地区群众防病治病任务难以落实,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返贫等问题比较突出。流动医院有效弥补了内蒙古农村牧区医疗卫生资源的不足,深受农牧民欢迎。

  鄂温克族牧民敖胡英说她这次的检查结果是血压偏高,医生嘱咐她要注意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少吃咸的食物。敖胡英说,从爷爷的那一辈起,他们就开始走出大山放下猎枪,过起了定居放牧的生活。现在,她家养了40多头奶牛。

  “日子好起来了,我们也开始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去年我还到旗医院做了体检。这次有了巡回车,体检更方便了,体检项目也更全了。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达到了70%。体检查出了毛病,拿着合作医疗本就可以直接到医院看病报销。”敖胡英说。(记者张丽娜)

稿源: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编辑: 李中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