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笑话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宣传专题 > 2008草原儿女赞 正文
一个高压巡线工的足迹
内蒙古新闻网  09-09-21 10:30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记内蒙古广播电影电视局配电室巡线工 曹虎晓

  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从北郊变电站到位于新华广场的彩电大楼,有一条63公里的路,有一个人每天平均走过四趟,在21年里共走了19万公里。这条路,是内蒙古广电局配电室10KV高压电缆线路。这个人,就是配电室高压巡线工曹虎晓。

  10KV高压电缆线路是广播电视信号输出的生命线,巡线工曹虎晓视它为生命。

  1977年,曹虎晓在拆除电视台南院演播室顶棚设备时,从十多米高的地方摔下,造成了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第五腰椎间盘突出及胸椎变形等伤病。虽经多方治疗仍然留下了后遗症,出现经常性腰部疼痛。由于其腿部肌肉的严重萎缩现已造成了二等乙级的伤残。拖着这样的病体,1987年,曹虎晓开始负责巡视维护北郊专线电源电缆。从那一刻起,这条线,就成了他的生命。因为他深知这条线的重要性:这条线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中央及全区159套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和对亚太地区50多个国家的上星直播,关系到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对国家政治宣传和经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条线,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在这些大事面前,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尤为重要。而这种时刻对曹虎晓而言,更像是一场战役。

  为了迎接十七大的胜利召开,2007年8月13日、22日两天他又挤时间和同事一起去大青山、凉城和兴和县支援新建微波基站进行配电屏紧急安装工作。十七大之前又加班完成了局841发射台500KVA增容电源安装的紧急保障任务。在十七大召开的日子里,曹虎晓不分白昼巡视着电缆线路。忍受着剧烈的腰伤疼痛,他经常是加班加点连轴转。看着疲惫不堪的他回来,老伴只能忍着眼泪给他按摩、热敷、拔火罐,以减轻腰伤带来的疼痛。不仅如此,为提前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曹虎晓同志先后与回民区建设局、煤气公司、电信、网通公司等部门签署了12份《保护电缆安全要求协议书》,全力保证自治区60周年大庆和十七大期间的电源安全。成吉思汗大街是为迎接自治区60周年大庆和十七大召开修建的一条景观街。工程从2007年正月十五以后就一直紧张施工。曹虎晓一直对工程特别关注,不为别的,就为这条电缆线。他经常向现场施工人员和电缆沿线居住人员宣传《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并将此条例印发后发给施工单位,反复宣传电源电缆的重要性,中央及全区近160套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和对亚太地区50多个国家的上星直播都有赖于我局电源电缆的安全运行。还和班组的同事制作了一批警示牌和电缆标记竖立在成吉思汗大街与我局电缆交叉处,以防施工单位的盲目挖掘和大型工程机械的碾压。经多次与路桥公司及回民区建设局领导协商,曹虎晓及其同事连夜将部分路段的电缆进行了改迁然后再由施工单位修筑路基,保证了电源线路的万无一失和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曹虎晓也因为保证了十七大期间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十七大期间安全播出”二等功。

  为了保护自治区广电局的电源电缆不受外界影响,曹虎晓经常整夜参与抢修、维护。有时还冒着受到造成事故的施工方人身攻击的危险,多次巡视、劝阻施工方的野蛮施工。21年,他与呼和浩特市邮政局、建设局、供电局、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等多家拥有地下管线的市政部门签署了200多份《安全保护电缆要求协议书》。每次从发现电缆线路上有施工迹象到施工完毕的全过程都进行过长时间连续的监护,保证万无一失,不留后患。周边的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等地下管线大都已经损毁、报废多次,只有这10KV的广电电缆用了21年直至今日依旧完好。他的精神甚至感动了线路经过地方的群众。有意外情况,当地群众会及时打电话告诉他,避免了很多事故的发生。

  由于曹虎晓的认真负责和艰苦工作,21年来,广电局的专线电缆从未因为在电缆通道上和电缆保护区内修建建筑物和硬化而在维护上受到影响。曹虎晓对电缆的走向了如指掌。一旦电缆发生故障,他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故障点,最短的时间内挖出检修,极大的缩短停电时间,把停电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

  要维护好这条线,不仅负责,还要懂行。在这个信念的支撑下,巡线工曹虎晓走出了从一名水暖工到一名专业技师的另一条足迹。

  在广电局,搞技术的人都知道曹虎晓有一个“绝活”,就是10KV高压电缆接头的制作。二十多年来,他为我局北郊专线及其他单位制作的电缆头有50多个,从未发生过任何故障。为确保安全供电提供了技术保证。

 [1] [2] 下一页
稿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编辑: 赵翰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