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盟市旗县专题 正文
云南第二大高原淡水湖——洱海
内蒙古新闻网  09-12-03 12:09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今天下午,“全国网络媒体云南行”的记者们进入大理州洱海考察,洱海位于我国云南省西部白族人聚居区,西依点苍山,东临大理平原,湖形如耳,浪大如海,故得名洱海。洱海南北长约40千米,东西平均宽约7.5千米,平均水深约10.5米,面积为248平方千米,蓄水量约为28亿立方米,淡水资源丰富。洱海属高原构造断陷湖,是伴随青藏高原的隆升下陷积水而成,底质由粉沙和黏土构成。在入湖河口附近滨岸水域内主要是泥沙和大部淤积,深水区淤积的沉积物多为砂壤和带腐殖质的褐色黏土。洱海属澜沧江水系,入湖河溪大小共117条,北面主要为弥苜河、罗时江、永安江,西部有苍山十八溪水、南纳波罗江,东有海潮河、凤尾箐、玉龙河等小溪水汇入,出湖河流仅有西洱河。

  洱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鱼类资源丰富,有“银苍玉洱”之称。洱海地区年平均气温15.7℃,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3℃,湖水不结冰,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湖中鱼类资源有弓和细鳞鱼,其中弓鱼最为有名,在当地有鱼魁之称。


  近些年随着人类活动增加,洱海面源、内源污染日趋严重,水质呈下降趋势。1996年、2003年洱海两次暴发蓝藻。多年来,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洱海的环境保护,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进行保护治理。随着《洱海管理条例》、《洱海流域保护治理规划》等一系列法规的出台实施,洱海的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据大理州环境监测站监测,2004年以来,洱海水质总体趋于稳定,全湖水质总体保持Ⅲ类,2008年有8个月达Ⅱ类,已成为全国保护得最好的城市近郊湖泊之一。
稿源:  编辑: 苏布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