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中文、英文和德文版
《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一个颇具中国特色而又充满现代感的书名,追溯中华三千年出版文化的精华,又紧扣新世纪蓬勃发展的时代脉搏。2009年十月,中国外文出版社精心打造、全力推出中、英、德文本图书《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将中华灿烂出版文明中的瑰宝与世人共飨。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在即,主宾国中国将为世界奉上一道道出版大餐,该书无疑将成为其中最为切题的主菜之一。
《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一书的主编——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肖东发,从事中国出版历史与文化研究三十余年,创作了《中国图书》、《中国编辑出版史》、《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等多部出版史研究著作,并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奖。不久之前,由他担任常务副主编的国家社科重点课题《中国出版通史》刚刚出齐,作为主要执笔者,他还担任了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题馆展览脚本的创作工作。
该书的出版方外文出版社,有着丰富的对外宣传、出版经验,强大的翻译、编辑队伍,和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在保证中文版图书顺利出炉的同时,组织了强大的翻译力量和高水平的装帧设计打造了高质量的英文版和德文版图书。编者、译者、设计者在外文出版社的组合下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促成了该书的成功出版。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蔓延数千年,从未中断。中国图书出版业不仅在古代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就,留下了浩博的经典,而且经过近百年的改革更新,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和繁荣的发展前景。根据中华文明的整体特征和中国出版文化的独特性,《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一书将三千年中国出版历史分为甲骨竹帛时代、纸写本时代、手工印刷时代、机械印刷时代和21世纪“大出版”时代几个专题,其中21世纪出版又包括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出版形态的发展、出版系统的革新,以及中国出版走向世界的新趋势。该书以造纸术、印刷术发明以及电子技术应用于出版为标志,以图书形制变化为线索,以中国出版史进程中的经典作品、重点出版机构和重要人物为中心,用客观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出版史中的重大命题,力求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式来反映中国出版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全景和丰富内涵。
《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中文版封面
作为一部有关中国出版文化史的图书,《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特点鲜明、风格独特,既注重体现学术品位,又在关注点、表述方式上切合国外读者的需求,在表现形式追求阅读愉悦以及收藏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图书市场上来看,目前有关中国出版发展历程的中文版图书较多,基本上以教材为主,而且大部分的叙述都截止到1949年前,少数涉及中国当代出版的介绍也是寥寥无几,而且都不是从“出版介质或方式”这个易于理解的通用的角度去观照中国当代出版,而用中文、英文、德文来整体展现中国出版发展历程的图书更是付之阙如,事实上是一个空白。
二、从体例上来看,本书以“出版介质及出版方式”为关注点和切入点,来梳理中国出版,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重点把握住了甲骨竹帛、造纸术发明带来的纸写本发展、印刷术发明带来的印刷书流变、电子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出版浪潮等出版史中几大关键的节点,脉络清晰,内容主次分明、重点突出。。这是该书对同类题材在编写方式上的一个突破,它抛弃一般历史(包括出版史)的惯常做法,不按“编年体”的方式再现历史,而是按照“纪传体”的方式,即从出版介质或出版形式的考察出发,对各个时期的出版特色作出梳理和总结,并以此串起整个历史脉络,再现中国出版的历史发展。这种方式可以避开对中国历史朝代的纠缠,而将关注点放在一般国外读者更易于理解的出版介质和出版方式上。
三、从内容架构来看,本书在整体再现中国三千年出版历程的基础上,突出描述了中国当代出版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中国当代出版与世界交流及对世界出版业的贡献,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出版在这60年中的成就以及与国际先进出版潮流的同步发展。同时,注意“纵横配合”。以中国出版文化历史发展脉络的描述为全书主体(纵向),并通过附录的方式,列出中国出版文化中重要的、有特色的专题(横向),使国外读者既能对中国出版有纵向的整体性认识,同时又能对他们感兴趣的专题有具体的阅读了解。
四、从行文风格来看,该书摆脱了“大事记”式的呆板写作风格,文字叙述力求言简意赅、生动活泼。这种将历史“通俗化”的写作风格十分契合该书以外国读者为重要读者对象的初衷,具有很强的普及意义。
五、从表现形式来看,该书使用了320余张图片,其中200多张都是中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古籍善本的书影,这些资料即使是国内读者也很难完全见到,国外读者更是鲜见。我们通过本书对中国古代珍贵典籍善本进行一个系统的展示,尤其是还单独设立附录部分对中国古代出版的特色进行介绍和展示,不仅能够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现中国古代的出版成就,也极大地提升了该书的收藏价值。
六、从装帧形式来看,该书特别聘请了华裔德籍设计师刘扬女士进行设计,刘扬女士长期在德国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在她的努力下,该书既有充满古朴的沧桑感,又具有靓丽的现代感;既饱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又富有强烈的国际化特征。因此本书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同样不容低估。可以说本书的成品本身就是中国出版的一张“名片”,是中国出版特色、水平和成就的代表和展示,读者在拿起该书的时候,就能强烈感受到中国出版的魅力。
这本精美的图书不仅是一本总结中国出版文化发展历程的史书,更是一部能够促进中国出版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作品。10月的法兰克福书展是全世界读书人的节日和欢聚盛会,2009年中国又是书展的主宾国,全世界出版人和读者们的目光将聚焦于“中国出版”,如何用世界性的语言和形式将中国出版文化的三千年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是2009年中国出版界的一个重要使命。外文出版社此次以中、英、德三个文版同时推出的《从甲骨文到E-publications——跨越三千年的中国出版》将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出版文化发展历程的便捷媒介,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数千年悠久文明和出版成就的良好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