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巴彦淖尔市农垦局包尔盖农场职工 刘彦波
年近七旬的刘彦波同志是1965年入伍,1969年入党并复员到包尔盖农场的“老转”。几十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军人“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荣本色。常把“关心别人,快乐自己”作为行动指南,把一位普通党员对党的无限深情,变做“燃烧自己,温暖他人”的自觉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2001年,农场在收缴农工的土地承包费兑现合同时进度缓慢,刘彦波同志深知农场的难处,没有向农场索要农场欠他们的4万元工程款,主动缴纳了自己170亩的土地承包费。在小康分场建设中,他主动用自家的链轨车义务施工50多小时,2003年,农场在开发千亩草片时,计划抽调有链轨车的农户参加施工,当时有的车主闲钱少,又怕一时半会儿算不了帐,不想干。可刘彦波主动站出来说:“农场的事就是我的事,不管场里给钱多少我是干定了”,当刘彦波的链轨车在千亩草片隆隆响起后,当时有顾虑的人也开着车上了工地。2004年,磴哈油路施工建设中,为公路建设拉料的大卡车把五分场砂石路捣得坑坑洼洼,刘彦波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停下农活,开上链轨车、四轮车,带领全家人,拿上工具,用2天时间把2公里长的路修得平平整整。
2005年,听到大佘太牧场受灾,全家纷纷给予100元、50元的援助。刘彦波就是这样一位“热心肠”。
刘彦波的爱心还体现在对他人的关怀和牵挂上。分场有两个困难户,一个是下肢瘫痪,另一个是媳妇常年多病。多年来,刘彦波时常逢年过节去看望,嘘寒问暖,经济上给予接济、生产上给予帮助。
早在1985年初冬,那年因农场经济困难,没有给学校拉回煤,师生们只能忍冻上课。当时还不富裕的他毅然拿出家里的积蓄,买了20吨煤送到了学校。
1998年夏,我国南方遭受了特大洪灾,老刘从电视上得知情况:看到灾区群众受灾后的情景,想到自己是一个老军人、老党员,为灾区捐献了1000斤小麦。同年,我区东部盟市也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灾,他又找到了有关部门,把1000元钱捐给了灾区。
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50亩大白菜的故事。2000年,刘彦波得知从乌盟移居到乌兰布和沙区的农民生活困难,他慷慨将50多万斤白菜送给了移民,使移民在他乡异地感受到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帮助他人的情怀。至今,刘彦波家中还挂着磴口县移民办和磴口县哈腾苏木党委政府赠送的两面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