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计生服务站站长 刘树浑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计生服务站站长刘树浑,在28年的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中,创造了4万例结扎手术和1万多例妇科手术无事故的骄人成绩。1990年被国家计生委人事部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系统劳动模范”;1996年被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先进工作者”;服务站被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先进集体”。两次受到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92年被国家计生委宣教司、人口报社授予“全国基层百星”;1994年国家计生委、卫生部授予“计划生育万例手术无事故先进个人”。1989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先后3次被自治区计生委、人事厅等单位授予“先进工作者”,先后6次被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盟委公署授予“全盟抗击非典先进个人”;2003年至2008年连续六年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授予“计划生育系统先进个人”。
刘树浑1980年毕业于乌盟卫生学校,分配县医院妇科,仅三年他便凭自己的勤奋和才能脱颖而出,以做女扎手术在全县小有名气。83年9月组织上决定调他担任新建的计生服务站站长。单位刚组建各方面条件差,计生工作难度很大,同学朋友也说:“那是个挨骂的地方,技术发挥不了,只能做一辈子枯燥的扎管大夫”。刘树浑也想到了,在医院学习实践机会多,技术提高快。但群众的需要、领导的信任,他毅然走上了这一新的岗位。近三十年来,凉城县以及乌兰察布部分地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浸透了他的汗水。除了下乡做节育手术外,还免费为群众宣传健康知识,防病治病。多年诊治病人约20多万人次,妇外科手术1万多例。不仅为计划生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也为缺医少药的农民送去了党的温暖,为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打出了品牌。
刘树浑出身医学世家,父亲曾任县医院院长,是一位内外妇儿科多面手,1970年参加全国中西医结合座谈会,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兄长现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心血管疾病研究。刘树浑却从不以自己的父亲和兄长为冠冕,而是兢兢业业,深钻细研,在事业上探索自己的星空。
他长期从事基层计生工作,对这项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与责任,一方面他目睹了广大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生活贫苦与多生多育密切相关的残酷事实,深感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英明和自身责任的重大。另一方面对广大育龄妇女响应国家号召做绝育手术时痛苦有所不忍。于是,他潜心研究,耐心实验,对腹式输卵管结扎进行了改良,使手术时间缩短了一半,且手术者无出汗、呕吐现象,内外伤愈合快,痛苦少,并能自己走下手术台,走出手术室。1992年自治区计生委专门下达了《关于刘树浑改良输卵管结扎方法的认定书》。同年在海拉尔市举办的“全区女性节育新技术培训会”上推广,实地手术操作,受到国家计生科研所,北京妇产医院专家以及基层同行们的好评。论文在《计划生育学杂志》上发表。
刘树浑常说的一句话:“别看这小小的手术刀,却连着千家万户群众的心”。他做手术时,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注意心理疏导,把节育对象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以“科学、责任、服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在凉城县,打听刘树浑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要问刘二子和“计办”却是无人不晓。(因为80年代机构为计划生育办公室而来),一个整天操刀给人“割肚子”的计生大夫怎么会有如此高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