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宣传专题 > 2008草原儿女赞 正文
绿衣使者
内蒙古新闻网  09-11-04 14:49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记鄂尔多斯市鄂前旗邮政局投递员 刘汉斌

  鄂前旗邮政局投递员刘汉斌,在邮政局一干就是14年。在全旗的投递线路中,他的投递线路最长,信件最多,涉及的用户层最广。14年来,他风里来、雨里去,不畏严寒酷暑,总是按时出班,从未脱过一次岗,误过一次班,失信过一个用户。他的投递行程总计16万多公里,确保了480余万份邮件无一差错。他负责投递的片区共有64个机关单位、3个社区、2301个居民户,每天平均要投递报刊、邮件814份(件),每天骑单车要行程往返30余公里;14年来,他累计投递报刊近360万份,各类邮件160万件,“死信活投”280余封,在保质保量地完成投递任务的同时,平时他还为用户代寄邮件、取汇款……不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也树立了邮政的良好形象。从参加工作至今,他所负责的投递段,报刊流转额连续13年排全局第一,他本人也数次荣获旗、市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投递员、收订状元等荣誉,2006年他被自治区邮政评为全区邮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在2007年1月11日的《鄂尔多斯日报》上,还专题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同年,被鄂托克前旗总工会评为全旗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提起刘汉斌,熟悉他的人,无论领导还是同事或者是用户,无人不夸他诚实守信、业务强、工作棒。参加工作以来,他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工作岗位,分信报、排顺序、装兜、出班投递。不论春夏秋冬,也不论风箱雨雪,他总是按时出班准时投递,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用户的理解、信任与支持,以优质服务求业务发展。2006年,在公费订阅报刊减少的情况下,社会上出现了部分报刊自办发行,严重影响了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工作,他利用自己业务熟悉的优势,收集掌握了200多种报刊内容和特点,个人订阅报刊份数逐步增多,订报金额达10.08万元;2006年报刊计划数为19万元,实际完成21.4万元,一次性完成流转额18.6万元,占年计划的86.9%。几滴汗水几分收成,2006年他投递片区内的报刊流转额从16.1万元上升到21.4万元,完成年计划数的112.6%。在2009年报刊大收订工作中,他又以小组第一位居段道排名榜首,完成报刊流转额29.6万元,私费占比达51%,超出全局私费占比平均数19.2个百分点。

  刘汉斌之所以能在工作中取得如此的成绩,与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分不开。工作之余,他每天都要抽时间学习专业知识,潜心熟悉各种专业报刊,通过积累能准确地将报刊、信件分类,并能分析、讲解相关知识,为储蓄、集邮、收订做宣传。通过大学函授学习,为自己及时充了“电”,增强了业务能力;同时他的心中装有“四情”,即在工作中要充满“豪情、柔情、热情、真情”。“豪情”就是做为一名邮政投递员,虽然干的活苦一点,跑的路远一点,挣的钱少一点,但干的工作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所从事的事业受到人民群众的称赞,所以心中时刻都充盈着自豪感。“热情”,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爱岗敬业,对待用户要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次,一份从深圳发往鄂前旗敖镇杨来旺收的平信,既没有居民区号,也没有门牌号,属地址不详信件,按理应退回原址。但刘汉斌想,寄信人和收信人都非常关注此信,一定要把信送到。投递了三天未找到收信人,于是他利用下班休息时间到居民区询问,终于将信送到用户手中。当老人打开信看到儿子从远方带来的祝福时,老人感激的泪流满面并连声说:“谢谢……”。“柔情和真情”,就是在工作中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对用户充满柔情和真情,用真心去服务用户,用真诚去回报用户。2006年1月的一天,刘汉斌出班回来后,发现在第二班投递的邮件中有一个寄往敖镇三居民区的小包裹,仔细一瞧,是订《农家百事通》的用户张改艳为他父亲邮购治疗气管炎哮喘的药。刘汉斌想,人活着就要喘气,可张大爷所得的病恰恰是不让他好好喘气,经常都为一口气喘不上不来搞得全家人惊慌失措,早一点收到药就能让张大爷早一点缓解病痛的折麽。想到这里,刘汉斌顾不得寒冬腊月天下着大雪,刮着刺骨寒风,也顾不得天黑路滑,毅然骑上单车到张大爷家通知领取包裹。张大爷家没有安装电话,不知药已邮到,第二天就要断药了,全家人正焦急万分,看到刘汉斌亲自来通知,感动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可刘汉斌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当他回到家里时,已经是21点多了,衣服和鞋帽上全是冰雪。刘汉斌全身心地投入到挚爱的邮政投递工作中,以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的爱心为千家万户传播文化和信息。在2008年录取通知书投递期间,有一回,因为分发人员疏忽,把原本属于一段投递的一件特快录取通知书错分到三段投递段上,刘汉斌深知这对考生意味着什么。他带上录取通知书,沿着三段投递路线查找,见人就打听,当他在晚上九点多钟终于找到那位考生,把通知书递到那位考生手中时,刘汉斌从录取考生那激动的泪光中感受到了邮政投递员的自豪和价值。考生的父母热情地挽留他吃晚饭,他客气的摆摆手:“为您服务是我们的责任。”回家的路上他才发现已骑出自己投递段3公里,但是他很欣慰,因为他在特快的时限内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1] [2] 下一页
稿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编辑: 赵翰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