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 学习心得 正文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资源型城市科学发展
内蒙古新闻网  09-11-09 15:42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牙克石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宝泉

  牙克石市作为依托林木资源而兴起的城市,曾伴随着林业兴盛而兴盛,伴随林业产业辉煌而辉煌。然而,随着“林业资源危困、林业产业危机”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给牙克石市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经济大幅度下滑,面临发展依托缺位、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等问题。面对发展难题,牙克石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在解放思想中,树立新的优势观、资源观和发展观,适时提出森林立市、工业强市、结构调整、城镇化和开放型招商引资五大战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推动林木资源型城市经济平稳转型,实现科学发展。

  一、经济转型前后的产业基本情况

  一是传统森林工业全线萎缩。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由于采伐量锐减,作为市域经济支柱产业的森林工业开始出现亏损、破产关闭,特别是以原木输出为主的林产销售收入大幅度减少,传统森林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贡献率急剧下降,分别由最高时的80%和70%以上,降至2005年的27.5%和2.3%。

  二是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由于历史和区位等原因,牙克石市农业生产单纯依靠销售小麦、油菜等原料为主,畜牧业养殖规模小,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北星水泥厂、汇流河发电厂等7家重点企业中仅有1家企业由国有转制为民营企业。第三产业主要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物流、商务服务、旅游等新型服务业发展滞后。

  三是大批林业产业工人下岗。“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小型林产工业的产值、利润在森工企业中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在安置就业方面却发挥着重要作用。林区出现资源危困后,随着林产业的萎缩,以原木为原料的木材加工企业相继倒闭,导致大量的林产工人下岗失业。1998—2000年林业下岗职工高达11.3万人,地区低保人口猛增至10.9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林木资源型城市,要实现经济转型必须本着尊重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原则,对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城市性质进行科学定位,合理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重点是要壮大接续产业、发展替代产业。

  1、思想解放,理清发展思路。壮大接续产业、发展替代产业,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全市上下解放了思想,开拓了思路,对市情有了重新的科学认识,进一步确立了在盘活存量资产的基础上,立足于林上林下资源,充分依托生态优势,绝不发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产业,在坚持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基础上,着力于发展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环境少、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化发展之路。并先后确立了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跨越式发展和开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局面等阶段发展思路,重点解决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障碍,为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保障。同时,通过开展学习型政府、学习型机关等创建活动,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夯实了基础。

  2、深化改革,为产业结构调整营造环境。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的根本变化必然导致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动。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改革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使五九煤炭集团公司、牙克石煤矿等23家重点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兴安岭酒业等骨干企业规范了公司制改造,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全面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合同制,转变了职工身份,逐步形成了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环境。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按技、按绩分配相结合,体现收入向重点岗位、科技人员、技术骨干倾斜,对管理人员实行了年薪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2008年末,市政府与森工集团就企业办社会人员、资产接收等事宜签订协议。接收教育、卫生、电视三大系统46家单位,共接收职工总数3809人;接收主辅分离转制企业68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资源整合,为加快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3、引进项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抓招商引进一批。在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基础上,立足于自身资源包装项目,确保项目引进的成功率,成功引进了新大洲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粮集团(全国500强企业)、中集集团、德国博世集团(世界500强企业)等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在煤化工、木材精深加工、冶炼、高新技术等产业方面形成了强劲的带动效应。特别是总投资6.4亿元建设的集汽车测试、观光旅游、高端滑雪、水场养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亚太汽车测试中心项目,是横跨三次产业的综合性生态产业项目,为进一步发展工业特别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坚持建园区承接一批。把园区建设作为引进项目和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基地来抓,规划培育了木材精深加工、俄蒙资源转换、绿色食品加工、森林生态和冰雪旅游四大基地,同时按照呼伦贝尔市工业园区分园区建设要求,加强对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四个基地引进重点企业7家,投入资金40.2亿元。坚持聚民资和盘活资产增加一批。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民营经济若干优惠政策,鼓励城镇居民把银行储蓄投入生产领域,发展养殖业、木材和食品加工业、兴办服务业等。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已发展到425户,个体工商户15477户,从业人员53257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发展到23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77%,完成营业收入47.88亿元,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达到52.23%,对税收贡献率占全部税收的70%以上。

  4、健全机制,形成调整产业结构合力。能否达到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主要方面在企业和市场,但更重要的一方面还在于领导。一是配强了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下设若干职能机构,负责在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培养人才、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二是加大帮扶力度。突出解决企业资金、运力等瓶颈问题,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在解决资金瓶颈方面,建立健全了政银企三方定期联系机制,通过召开政银企座谈会,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瓶颈问题。同时为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成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市级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放大,重点扶持了一大批中小企业。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考和启示

  产业结构调整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工业化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并且不断升级的过程。

  1、调整与布局要明确方向。地处林区的牙克石市,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高度重视发展工业,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不发展工业势必与发展地区经济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把发展第三产业主要是生态旅游业放在与发展工业同等重要的位置是布局调整的方向。随着经济的发展,优先发展生态旅游业、适度发展工业还将是牙克石不断探索的课题。

  2、调整与布局要从资本投入和政策指导入手。几年来,牙克石的经济总量中,外向型经济所占比重不大。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能够循环推动内贸的发展。在总体布局上要引导民间资本的投入方向,是今后牙克石工业的重点,也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起点。同时,品牌战略是造就牙克石市的产业优势,要在优势品牌上争创名牌,以优势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调整和布局的手段要围绕高科技产品开发进行。科技也是资源,既有共享性,又有专营性。对科技资源的利用眼光不能只盯住大专院校,还要盯住具有高科技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将来产业的升级和企业生存的竞争再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的低成本,已不占据优势。牙克石目前很多企业还不具备开发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和能力,资源的多次利用、产品的深加工能力还不具备。当前要做的就是进行扶持引进,自主研发,以点带面,起到带动效应。

  4、调整与布局的着眼点是建立适应市场的机制。产业的发展要本着“抓大不放小”的原则,抓大产业实际上有利于资本优化,但也存在着不利于专业化生产和发展高新技术等缺点。而中小企业具有反应灵活、比大企业更了解市场需求的特点,比大企业更注重新技术的发展。抓大小企业并重,既可以解决发展问题,又可以缩小企业与市场化的差距。今后产业的发展要瞄准市场化,在调整与布局上应采用浙江模式,用产业政策引导企业行为,在布局中要考虑企业的自生自灭和蜕变等问题,这一点很重要。

  牙克石市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中,把自身定位于打造“中国森工之都,冰雪之乡”,围绕着发展森林经济,培育了林上林下资源开发、生态旅游、森林畜牧业等产业,为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面对特殊形势,国家提出“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这即是针对国情适时提出的一个长期战略决策,更为牙克石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牙克石将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动力,抢抓机遇,进一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牙克石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呼伦贝尔“美丽与发展双赢”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新贡献。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