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伦春旗阿里河镇东风社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地利用社区资源,不断完善社区管理与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努力提高居民收入,以“小庭院”发展“大经济”,使社区居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东风社区位于鄂伦春旗阿里河镇南郊,辖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有居民1410户,人口4037人,社区有党员61名,社区弱势、困难群体占社区人口比例的35%以上,有1453人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社区党支部针对社区经济发展滞后、居民思想陈旧的现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努力寻找带动社区经济发展的好项目。他们利用辖区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丰足,适合发展庭院经济的资源优势,带领居民从依靠政府救济走上生产自救、自我发展之路。庭院经济就是利用房前屋后传统的生活领地,从事家庭副业,发展商品生产的一种活动。庭院经济作为一种农村经济形式,不同于农民传统的自给性生产活动,它是一种以出售商品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活动,要通过应用先进适应的技术,进行高投入,实现高产出,取得高效益。社区党支部深刻认识到,要发展壮大庭院经济,使之形成规模,就要发挥社区的引导服务作用,基于这一认识,社区干部先后到河南、黑龙江等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经验,取长补短,既开拓了居民的视野,丰富了知识,也坚定了他们发展庭院经济的信心。社区干部还多次与旗农牧业局、科技局、就业局联系,争得旗直科局的支持,为庭院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
社区居民李淑芹家生活贫困,在社区党支部的帮助下,他们借钱购买田地,栽植了蓝莓、树莓、草莓、葡萄2万余株,目前已初具规模,现拥有固定资产17万元。社区党支部及时鼓励李淑芹夫妇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要立足长远,依托水土资源优势,推广特色栽种植技术,扩大经营规模。现在李淑芹已向有关部门申请“绿色生态观光园”项目,引进猕猴桃、五味子等新品种,使“绿色生态观光园”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并带动其他居民共同致富。
社区居民李吉庭等人在社区党支部的引导下,突破传统单一的家畜喂养方式,成功地对野猪、鹿、狍子等牲畜进行庭院饲养,走出一条特色养殖之路。特色养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还活跃了地方经济。在李吉庭的带动下,一些居民转变了养殖方式,仅此一项,社区居民增收达百万元。
食用菌袋料生产栽培是东风社区发展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居民庞秀贺、蔡君、陈玉明等食用菌生产经营户,主要栽培猴头、木耳、蘑菇等食用菌产品,年总产量达40万斤,产品畅销各大省市,每年可为社区增收近60万元,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东风社区的食用菌、山产品、农产品加工业也得到了发展。森宝山产品加工厂和豫蔺山产品有限责任公司,都从原来的小量收购食用菌、山产品、农产品起家,发展到现在拥有固定资产50万元,机器设备、生产车间一应俱全。他们生产的绿色压缩产品不但易于携带、贮藏,还有营养保健功能,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销售量持续增长。加工厂还在海拉尔、牙克石、呼和浩特、满洲里等地设立了销售分店,把食用菌产品、农产品和山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经过几年的发展,东风社区庭院经济已初具规模,现有蔬菜大棚户210户、特色种植户18户、牲畜养殖户310户、特色牲畜养殖户9户、食用菌栽培47户、食用菌(山产品、农产品)加工户11户,占社区总户数的42%。东风社区庭院经济的科学发展,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提高了低收入群众的生活水平,缓解了就业压力,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王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