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内蒙古丰镇市注重突出实践特色,面对50年不遇的旱灾,在积极开展学习调研活动的基础上,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干部下基层抗灾救灾谋发展主题活动,扎实持久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加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市委、政府要求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各单位必须做到“四个清楚”,即:党员类型清楚、知识结构清楚、身体状况清楚、家庭住址条件清楚,确保学习培训不留死角,并力求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与实践中解决“两张皮、空对空”的问题,实现理论学习与推动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全市普遍开展了“入百村,进万户,送温暖”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主题实践活动,乡镇和村级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带着调研课题深入村、组、农户,开展抗灾救灾、访贫问苦、灾后反思等活动;中小学校的党员深入学生家中,开展了“教师大家访”活动;街道社区党员深入院落、楼道、辖区单位、“两新组织”、低保户、困难户、下岗职工家庭、孤残人士家庭、流动人口家庭调研走访,开展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活动,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为分析检查,整改落实奠定了基础。
市委、政府把解决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作为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最需要取得的实效。今年丰镇市7个乡镇和南城区办事处共91个村委会不同程度遭受严重旱灾,受灾人口12.3万,占全市常住农业人口的82%,饮水困难人口13.2万人,受灾牲畜35万头只。从年底到明年接新粮前,全市将有6.3万人口缺粮,有2.2万户冬季用煤短缺,群众生活将出现严重困难。为了解决这一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全市通过干部下基层抗灾救灾主题实践活动,以科局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等形式,帮助受灾群众生产自救,解决生活困难,谋划明年生产,全市共下派工作组170个,党员干部8921名,重点包扶遭受严重灾害的31个行政村和349个自然村,32000户重灾农户。确保在大灾之年,群众的生产生活实现有煤烧、有衣穿、有饭吃。目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捐助抗灾救灾资金达120万元;全市75个行政事业单位还压缩5%公用经费97.29万元用于抗灾救灾,全市共筹集救灾资金217.29万元。
市委、政府还通过广泛调研,针对居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城区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入厕难等热点问题,投入1.2亿元集中解决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00万元,建设道路13条,突出解决老城区小街巷11条、13公里,对14条街巷进行污水管网改造,对9条街巷进行亮化。投资2263万元,为老城区居民新建廉租住房450套、2.02万平方米。投资300万元,对三井宫路以南、电厂路以北的老城区2000多户居民的饮水问题进行改造。投资200万元,新建改建公厕53座。(聂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