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林左旗隆昌镇充分发挥大学生文化层次高、信息接收面广、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优点,成立了一支由8名大学生组成的“驻村理论指导员”宣讲团,深入全镇26个村,以面对面、零距离、拉家常等最朴实的方式,力争将“科学发展观”送到田间地头。
率先学习领会,争当实践表率。隆昌镇要求大学生“驻村理论指导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走在前、学在前”,并对大学生“驻村理论指导员”进行集中学习培训,使他们先学先知、学懂学深,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先行者”。同时,大学生“驻村理论指导员”宣讲团实行每周例会制,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不断交流、总结,创新宣讲思路,力争使科学发展观知识要点通俗易懂。
紧扣农村实际,丰富宣讲内容。大学生“驻村理论指导员”宣讲团将村民的“政策需求点”和“理解模糊点”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根据不同的村情适时调整宣讲内容,做到更加注重与法律法规、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相结合,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内容由“普通话”转化为“地方话”,提高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出实践特色,创新宣讲方式。大学生“驻村理论指导员”宣讲团分别围绕新农村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农村政策和农业实用技术等内容,采用集中宣讲、入户宣讲和广播宣讲等方式,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和党的“三农”政策,指导他们用科学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目前,共开展集中宣讲辅导26场次,入户宣讲301户,农村党员和群众接受教育达8021人次,形成了群众乐学的浓厚氛围。很多农民表示:“咱们的大学生‘驻村理论指导员’就是不一样,不仅送来了政策,还送来了知识,希望能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李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