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泉县六户镇有这样一位好支书、好代表,他深怀“爱民、为民、富民”的情怀,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兢兢业业搞好各项工作,积极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带领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彻底改变了全村的落后面貌,赢得了百姓的称赞和拥戴,他就是合心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陈福志。
2005年,陈福志走上了合心村党支部书记岗位。这以前该村是全镇出了名的贫困村,由于长期从事单一的传统大田作物种植,农民虽辛苦劳作,但收入微薄。如何摆脱落后面貌,让群众尽快富起来,成了萦绕在陈福志心头的所思所想。于是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想办法、拓思路、搞调研、谋发展,在调优种植业和做强养殖业上下功夫,终于带领群众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调精种植业,促进增产增收。多年的实践证明,传统种植业已不适应现代农牧业发展进程,只能实现群众温饱,很难实现群众发家致富的愿望。为此,陈福志首先带领群众在调整种植结构上下起了功夫。在外出考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于2006年拿出了自家的承包田开始了蔬菜种植实验,试种红干椒20亩、大头菜15亩。为了带好这个头,发挥示范效应,他钻研技术,精耕细作,煞费苦心。有道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陈福志成功了,他的实验田实现了比传统大田作物翻番、甚至达到了2-3倍的收益,这一下让合心村百姓看到了致富的希望。2007年,合心村红干椒种植户迅速增加到了30户,面积达到200亩,大头菜种植面积也扩大到了70亩,另外还新增南瓜种植面积50亩,青刀豆100亩。为了化解种植风险,于是陈福志带领村民成立了合心村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利益同享,风险共担。在合作社组织下,社员的蔬菜产品都以高出合同保底价的统一价格进行了销售,仅蔬菜一项就为合心村农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近两年来,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500亩以上,成为了引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突出养殖业,实现农牧结合。多业并举、多轮驱动,才能使群众增收更有保障。为此,在调精种植业的基础上,陈福志又下力发展以舍饲养畜为主体的家庭畜牧业。他除了积极地帮助村民群众联系贷款,解决养畜户购畜资金短缺的困难外,在村集体经济十分紧张的条件下,省下办公经费,无偿为养畜户提供新建、改建牲畜棚圈所用的檩木和石料,并由村集体提供外出费用为养畜户购置优良种畜,同时为每个舍饲户提供了3亩饲料地。在各项优惠政策的吸引和牵动下,全村舍饲养畜的热情空前高涨。两年多来,全村新增舍饲养畜户70余户,目前,舍饲养畜户已达全村总户数的90%以上,全村家畜存栏达1600余头(只),年出栏肉牛100多头、肉羊1000余只,整村上下掀起了一股势头强劲的家庭养殖热潮,养殖业已经成为合心村又一项支柱产业。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一班人,团结一心,扎实肯干,在引领群众发家致富的同时,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仅从他任职以来,合心村就有了不小的变化:农户安上了卫星数字接收设备,看上了十几套节目;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和沼气,庭院卫生大有改观;新建了篮球场等健身娱乐设施,农民文化生活更为丰富;新修了近千米长的标准化街道,村容旧貌换新颜……。现在的合心村,群众富了,人气顺了,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和谐幸福的笑容。
几年来,陈福志同志正是通过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切实为群众拓宽了致富渠道,才使得合心村从一个“贫”字当头的村脱胎换骨。目前全村上下一心,协手共进,呈现出了“凝心聚力谋发展,齐心协力奔小康”的良好局面。该村从2008年被县委确定为“新农村示范村”,他带领的村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目标考核管理中,连续获得优异成绩,他本人也于今年被评为县级劳动模范。他引领群众致富的事迹也必将为全镇新农村建设带来启示,在全镇迈向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记者 安华祎 通讯员 孟庆辉 李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