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新左旗民族幼儿园在加强教职员工理论学习的同时,努力实现幼儿科学发展,通过搭建“面对面”学习平台、“手牵手”活动平台、“心贴心”交流平台,全面畅通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渠道,形成“家园联系”的教育合力,有力地促进了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
“面对面”学习平台,育儿知识传播从这里开始。
针对牧区家长文化层次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这一实际,新左旗民族幼儿园以增加家长育儿知识,引导家长科学育儿为出发点,通过在家长学校聘请专家做育儿专题讲座、开办家长园地及时张贴育儿理念、成立家长委员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召开家长会总结幼儿个体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多种方式,使家长能够全面、系统地获得科学育儿的新理念、新方式、新知识。聘请呼伦贝尔市幼儿园、海拉尔区民族幼儿园等多个学校的骨干教师,做了题为《孩子的命运由你定》、《幼儿成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专题讲座;共召开家长学校会议14次,听课人数达600余人次;家长园地更新内容20余次,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手牵手”活动平台,育儿实践指导从这里开始。
以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为契基,以培养家长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助教为目的,通过搭建“手牵手”活动平台,在实践中加大对家长育儿方法的指导。在“六.一”儿童节、父亲节、母亲节上开展大型亲子活动,通过“我和妈妈一起干家务”、“今天我是爸爸”等多种的主题活动,使幼儿参与了家务劳动、家庭管理的全过程,在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的同时,体验到父母的艰辛,培养了热爱父母的美好情感;通过创建“幼儿科技节”和“秋季运动节”,进一步加强“家园合作”的力度,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学会了在孩子动手制作飞机、学做环保服装、参加各运动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团结、合作的意识,使家长不再只是孩子的“保姆”,更是孩子生活中得力的“教育者”。
“心贴心”交流平台,育儿培养共识从这里达成。
通过“一站两册”,即建立“新左旗民族幼儿园家园共育网站”、编印“家长手册”和“幼儿成长记录册”,搭建起教师与家长一对一的交流平台,不仅缩短了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时空距离,更拉近了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心灵上距离,使幼儿园、教师、家长在平等、尊重的沟通与探讨中达成育儿培养共识。在家园共育网站中开设“幼儿园特色、教育科研、健康宝宝、教师风采、我们的班级、家园碰碰车、园长热线”等板块,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计划、活动情况、一周食谱、重要通知等各项动态和静态工作,同时使教师能够深层的倾听家长合理化建议、意见,以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全面服务于幼儿的成长;“家长手册”和“幼儿成长册”将幼儿各方面的情况全面反映给家长,在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学习活动、游戏活动、性格培养、体格发展等多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及时为家长提供更加科学化、个体化的育儿建议,使家园形成和谐的育人氛围,努力实现“家园共育”。(郝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