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 媒体报道 正文
新左旗民族幼儿园"家园联系"催开幼儿成长花
内蒙古新闻网  09-11-16 09:27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新左旗民族幼儿园在加强教职员工理论学习的同时,努力实现幼儿科学发展,通过搭建“面对面”学习平台、“手牵手”活动平台、“心贴心”交流平台,全面畅通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渠道,形成“家园联系”的教育合力,有力地促进了每一个幼儿健康成长。

  “面对面”学习平台,育儿知识传播从这里开始。

  针对牧区家长文化层次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这一实际,新左旗民族幼儿园以增加家长育儿知识,引导家长科学育儿为出发点,通过在家长学校聘请专家做育儿专题讲座、开办家长园地及时张贴育儿理念、成立家长委员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召开家长会总结幼儿个体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多种方式,使家长能够全面、系统地获得科学育儿的新理念、新方式、新知识。聘请呼伦贝尔市幼儿园、海拉尔区民族幼儿园等多个学校的骨干教师,做了题为《孩子的命运由你定》、《幼儿成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专题讲座;共召开家长学校会议14次,听课人数达600余人次;家长园地更新内容20余次,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手牵手”活动平台,育儿实践指导从这里开始。

  以各种节日庆祝活动为契基,以培养家长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助教为目的,通过搭建“手牵手”活动平台,在实践中加大对家长育儿方法的指导。在“六.一”儿童节、父亲节、母亲节上开展大型亲子活动,通过“我和妈妈一起干家务”、“今天我是爸爸”等多种的主题活动,使幼儿参与了家务劳动、家庭管理的全过程,在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的同时,体验到父母的艰辛,培养了热爱父母的美好情感;通过创建“幼儿科技节”和“秋季运动节”,进一步加强“家园合作”的力度,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学会了在孩子动手制作飞机、学做环保服装、参加各运动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团结、合作的意识,使家长不再只是孩子的“保姆”,更是孩子生活中得力的“教育者”。

  “心贴心”交流平台,育儿培养共识从这里达成。

  通过“一站两册”,即建立“新左旗民族幼儿园家园共育网站”、编印“家长手册”和“幼儿成长记录册”,搭建起教师与家长一对一的交流平台,不仅缩短了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时空距离,更拉近了幼儿园和家长之间心灵上距离,使幼儿园、教师、家长在平等、尊重的沟通与探讨中达成育儿培养共识。在家园共育网站中开设“幼儿园特色、教育科研、健康宝宝、教师风采、我们的班级、家园碰碰车、园长热线”等板块,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计划、活动情况、一周食谱、重要通知等各项动态和静态工作,同时使教师能够深层的倾听家长合理化建议、意见,以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全面服务于幼儿的成长;“家长手册”和“幼儿成长册”将幼儿各方面的情况全面反映给家长,在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学习活动、游戏活动、性格培养、体格发展等多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及时为家长提供更加科学化、个体化的育儿建议,使家园形成和谐的育人氛围,努力实现“家园共育”。(郝艳丽)

稿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