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作为呼和浩特的发祥地,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区,而观音庙社区就位于老城区的边缘,最大的特点是老旧小区多、下岗失业人员多、困难居民多、基础设施差。社区党支部根据“三多一差”的特点,以“以人为本,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构建平安和谐社区”为主题,采取五种教育,努力实现“六位一体”的和谐社区建设目标,即以党员服务社区的“红心家园”为核心,把社区建成居民素质普遍提高的“学习家园”,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排解的“和谐家园”,弱势群体得到救助的“关爱家园”,居民文化娱乐生活丰富的“康乐家园”,驻区单位联手、社区居民参与的“共建家园”,努力让党员满意、让群众满意。
对离退休职工党员,从发挥余热入手,开展“退岗不褪色”的教育。一是根据离退休老党员的思想、生活实际,及时编印和发放“科学发展五字歌”等简明易懂的学习材料,广泛深入进行宣传动员,充分调动和激发他们热情,让他们发挥余热,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二是在老党员中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在我身边”活动,倡议离退休党员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爱护社区环境,共建美好家园。如社区老党员谢培亮在国庆前夕,自购材料将所住天富3#楼一至六楼的楼梯刷了漆,墙体进行了粉刷,他还表示:“党员就得亮出身份,做出表率”。三是组织15名文化素质较高的老党员组建成“银发”宣讲团,走家串户,围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背景、科学内涵、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及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社区党员干部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宣讲和解说,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面对面地送到党员群众中。
对下岗职工党员,从激发创业热情入手,开展“下岗不失志”的教育。一是针对下岗职工党员白天外出工作,不能按时参加组织活动的特点,开通了“周末学习班”、“夜间课堂”,利用晚上或者周六、日休息时间组织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知识。二是为20余名下岗职工党员群众举办了家政服务、绢花制作、手工编织等技能培训班。三是免费为下岗党员提供就业信息,同工会、妇联、就业局等单位协调,优先推荐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目前,已经为5名下岗职工党员解决了工作。四是对下岗特困党员,及时纳为‘红心家园’爱心超市救助对象,并优先与社区在职党员结成了“一帮一”的帮扶对子,对他们进行了帮扶。国庆、中秋期间,社区党支部开展了党组织送温暖活动,慰问了社区的特困下岗职工党员。
对流动党员,从加强联系入手,开展了“流动不断线”的教育。一是采取网上联学、建立QQ群的办法,将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关文件、党课、心得等资料上传到QQ空间,通过文字、声音、视频等形式,使广大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学习,随时与组织交流,加强了对流动党员学习培训。活动以来,流动党员通过QQ上交心得体会5篇。二是为确保流动党员与党组织“不脱节、不断线”,社区支部定期两周联系一次,通过短信和邮件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动态和生活情况,组织进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讨论。三是对社区流入党员进行定期走访,将他们编入“红心家园”网格,组织他们参加党支部学习和有关公益活动。四是在国庆长假期间,及时联系回家探亲的6名外出党员,为他们发放了学习资料,召开了学习座谈会,认真传达了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和学习实践活动有关文件精神。来自清水河县薛家湾的党员曲照斌,主动申请担任社区红心家园第四党员小组组长,义务调解邻里纠纷,得到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对年老体弱党员,从坚定信念入手,开展“思想不掉队”的教育。一是送学上门。针对参加学习活动确有困难的年老体弱党员,按时为他们送去学习资料,并派出送学志愿队,定期上门进行辅导学习;针对阅读有困难的党员,还专门刻录了光盘、磁带,在志愿者的播放和讲解下,使他们足不出户开展学习,在思想武装上保证了不掉队。二是开展“一句话”心得。对于书写有困难的党员,通过电话和其它方式向党支部谈一句或几句学习心得,交流学习体会。三是开展结对帮学。将11名年老体弱的党员同社区党支部成员结成帮扶助学对子,帮助开展学习。同时,还通过帮学机会,深入了解和解决了一些他们在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进一步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国庆期间,社区党支部对年老体弱党员进行了慰问。
对普通党员居民群众,从人人为社区做贡献入手,开展了“行动不落后”的教育。一是发放了致社区党员的一封信和致社区居民群众的一封信,在居民区设立“每日一学”专栏、心得交流栏,每1-2天更新一次学习和交流内容,适时向社区内的党员和群众通报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二是在居民群众中实施“睦邻工程”,由党员带头把广大居民组织起来,开展读“红书”、征“红文”、观“红片”和居民才艺大比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调动了广大党员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情和和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充分挖掘和推广社区典型,以模范事迹事例引导社区广大党员和群众。推广了以社区居民张燕为首的“爱心妈妈”团队,不定期为对社区两劳释解人员实施爱心帮教,针对辖区的孤残儿、流浪儿不仅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同时担负起为其找工作、谋发展的责任;被辖区居民亲切的称为“马嫂”社区志愿者王桂仙,多年来对辖区内群众反映的问题不管是日常生活中像下水不通、积存垃圾的小问题,还是社区里的难点、热点问题,她都竭尽全力帮助解决,她始终坚信“居民事无小事”,积极为社区的居民服务而且从来不要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