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建立各县区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的科学考评体系,以“合并同类项”的基本法则,划分为强力、繁荣、特色等6大产业板块。同时,根据各板块经济发展优势,在GDP考核标准实行差异化的基础上,对低碳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考评则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引导全市追求绿色GDP。今冬明春,南昌市将投入2.25亿元,在全市开展“森林城乡、花园南昌”绿化行动,进一步提升全市GDP的绿色含量。
产业布局区域化,重在建立健全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新机制,破解县区发展不平衡、产业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等现象。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位为“强力板块”后,充分利用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优势,着力发展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低碳产业,并形成低碳与生态产业发展的带动区、示范区。东湖、西湖、青云谱区充分发挥老城区第三产业发达的优势,加快老城区改造,发展现代服务业,呈现出“繁荣板块”特色。象山路、叠山路在东湖区委、区政府引导下,道路改造与业态提升相结合,如今已经打造成以金融、服饰、休闲为主体的精品街,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而且大幅度增加了财税收入。
考核标准差异化,重在突出绿色GDP,倡导低碳生活行为。红谷滩新区在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的同时,着力建设中央商务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动漫产业、休闲产业等,今年头10个月,该区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0%以上。同时,该区以市场化运作手段,在辖区内投放了千辆自行车,免费提供市民使用,成为环保出行的亮丽风景。梅岭是南昌市的天然氧吧,保护梅岭就是保护南昌市的“绿肺”。对此,南昌市政府对湾里区政府的考核中没有工业指标,只有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今年,湾里区旅游、度假、休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仅1至10月旅游综合收入就前所未有地突破了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