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普通专题 正文
南昌概况
内蒙古新闻网  09-11-18 16:59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江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地区,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滨。位于东经115°27'至116°35'、北纬28°10'至29°11'之间。王勃《滕王阁序》概括其地势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南昌市西接九岭山脉,东南属赣中南山地丘陵,土地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4%。全境山、丘、岗、平原相间,其中岗地低丘占34.4%,水面占29.8%,平原占35.8%。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以非金属建材矿为主,有花岗岩、石英石、石灰石、陶瓷土、河沙等近30种。全市森林覆盖率为17%。主要树木有413种,常见树种为松、杉、樟等。被称为活化石的银杏、水杉和被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也有零星分布。用材林、薪炭林居多,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39%和31.8% ;防护林、特用林比重偏小,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20.9%和4.5%。野生动物有480多种,其中国家级保护鸟类20多种,珍稀鸟类12种。境内江河湖塘星罗棋布,以鄱阳湖为中心散布着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大小数百个湖泊,市区东北有艾溪湖、青山湖和贤士湖;城区有东、西、南、北四个风景湖。水利资源总量为7.27万千瓦,可开发量为2.45万千瓦。

  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冰冻期短。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冬冷夏热、秋爽春寒,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平均气温悬殊,春季平均气温17.5℃,夏季平均气温28.2℃,秋季平均气温20.9℃,冬季平均气温6.3℃。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

  全市共有38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9%以上。少数民族均为散居性质,人口回族最多。全市除定居港澳台人员外,海外侨胞、外籍华人分布在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数较多的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

  南昌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建城2200年来,一直都是府、州、省、道治所,历代冠盖云集、车马如流、楼台相望,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写下了中国现代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南昌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彪炳史册而驰名天下。古老的名胜交融于奇妙的自然风光之中,秀丽的山水装点着江南文化古城的独特风貌,构成南昌特有的旅游资源。南昌市东有京东、瑶湖水上娱乐区,南有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文化游览区,西有梅岭、梦山度假、宗教旅游区,北有鄱阳湖、南矶山、象山候鸟观赏区。名列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耸立在赣江之滨,再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景观。有“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和位于伏虎山绝壁飞瀑间的洪崖丹井、享有“小庐山”之誉的西山梅岭及古柏苍翠的西山万寿宫、金光灿烂的“绳金塔”等国家和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另外,百花洲、苏圃、苏堤等有中国园林之美,又有水陆花木之胜;水上观音亭、孺子亭、佑民寺等是名噪一时,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

  当人类走到了送走一个百年世纪,迎来又一个千年文明的重要时刻,古郡南昌经过5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发展,焕发出青春活力,展现出辉煌前景。从1978年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左右,提前七年实现了翻两番目标。特别是“八五”期间,南昌经济又上新台阶,提前一年完成“八五”计划,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6.1%。 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435.1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6.05亿元,第二产业205.28亿元,第三产业183.77亿元。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同世界各地的交往与合作日益密切,先后与日本高松市、青森县东北町以及墨西哥托卢卡市和芬兰瓦·托市结为友好城市,同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及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1992年国务院批准南昌为内陆重点开放城市,享受同沿海特区同等的优惠政策,国内外、省内外经济市场全面拓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八五”期间,南昌对外开放程度迅速提高。市政府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保障外商、外资企业的一切合法权益。

  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发达便捷。昌北、京东新区初具雏型,“一江两岸”格局开始形成。浙赣、皖赣、向九、向乐等铁路干线穿城而过,尤其是京九线纵贯全市并与浙赣线交汇,成为内地连接港澳、西部地区连接东部沿海的大通道,南昌承东启西的大区位优势更为突出。1999年,南昌铁路局率先购入三列国内最新型机动车组,同时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开发的“电子引航员”IC卡“黑匣子”于5月份首次在路局各机务段试用,进一步提高了南昌铁路运输的现代化水平。公路四通八达, 105、320、316等三条国道在南昌交汇,直贯湘、鄂、皖、浙、闽、粤等邻省而与全国联网。境内公路网络直达所辖郊县全部乡村。全国最长的双层立体分流两用桥枛“南昌大桥”以及新“八一大桥”、新火车站和老福山、坛子口、银三角立交桥的竣工,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环境。水路经赣江入长江出东海。空运有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福州、厦门、南京、西安、海口、昆明等城市的始发航线和中转航线34条,民航运输年起飞9330架次。京九铁路、浙赣复线、国际性现代化昌北乐化机场的通车、通航,使南昌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交通立交化,城区绿化率33.1%,气化率25.5%,日供水量103万吨。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3.75万门,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5万路端,模拟蜂窝移动通讯交换机容量6万户,数字蜂窝移动通讯交换机容量15万户。城市年供电量1.27亿度,配电系统供电可靠率99.76%。1998年,启动实施“一江两岸”道路防洪系列、朝阳污水处理厂、孺子路综合改造等工程项目68个,累计完成工作量42272.78万元。

  历史性的机遇,跨世纪的召唤,绚丽的前景和光辉的蓝图,激励着勤劳智慧的南昌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建设花园城市的伟大事业中。到2010年力争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1.5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1.5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前移,把南昌建成“开放型、多功能,高效益、强辐射”的中心城市。

  为达到上述目标,实施五项战略举措:

  1、以京九铁路贯通为契机,在现有经济格局上,突破行政区划,在更高的层次、更大的范围拓展生产力布局,发展相对集中、规模较大、各具特色的若干产业区和产业带。

  2、进一步优化农业,主攻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繁荣以商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形成农业优、工业强、三产兴的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3、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体系,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4、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5、以塑造文明省会城市形象为目标,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南昌,这座具有两千多年灿烂历史文化的古城和举世闻名的“英雄城”,必将以一个繁荣、富裕、文明的崭新风貌在新的世纪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稿源: 江西新闻网  编辑: 苏布德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