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冯丽丽:用科学发展理念推进农村工作进程
内蒙古新闻网  09-12-17 14:50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冯丽丽,女,汉族,1984年6月出生,内蒙古宁城县人,200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3年9月就读于大庆师范学院法学专业,2008年7月毕业,取得法学学士学位。

  2008年6月参加国家大学生村官选聘考试,7月被聘用为赤峰市宁城县大双庙镇白塔子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作为赤峰市大双庙镇白塔子村书记助理,工作一年多以来,在熟悉本村工作的基础上,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思索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天,在这里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一、制约发展的因素

  如何运用科学发展理念解决农村发展难题,协助两委班子带领群众改变农村贫困、落后、发展滞缓的现状,实现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当前的主要工作。基于一年多的实践和调查研究,我认为白塔子村发展方面所遇到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各种保障制度不完善。白塔子村作为大双庙镇的边远村,社会保险机制仍不完善,现有险种由于多种因素而服务能力有限,不能很好的分担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风险。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还很滞后。我村共有2300人,共有5家卫生室,大都设施十分简陋,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虽然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制度,但对部分农民家庭因大病而返贫的问题还是不能根本解决。在开展大病救助时,由于财力有限,对重大疾病给予数额较小的救助,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患者治疗费不足的问题。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乡村道路状况较差。我们村虽然通了公路,但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的老路,路面低,路基窄,路况差,给农民的出行造成很大困难,特别是到了春夏之交大棚蔬菜的销售旺季,过多的降雨导致公路严重受损,产品不能及时运出去,菜农就会遭受经济损失,从而影响他们的种植积极性。

  水利也是制约我村发展的“瓶颈”。农村目前的水利体系大多依然沿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利布局,由于自然地貌不断变化,再加上投入不足,年久失修,使诸多水利设施失去了其自身功能,根本不能保证农田灌溉和排泄之需要。我村共有4000多亩耕地,甸子灌区二分干辐射我村三个组,能保证1200亩耕地的春播,由于我县近几年连年干旱,人为掌控力的脆弱,使农业发展充满忧患。

  三是科学种田是急待普及的大课题。在农村,真正科学种田的农民还很少,作为农技普及和推广的主体,他们自身对此尚未有足够的重视,因而也就疏于学习和应用。种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施肥、施药等关键环节上,不能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土壤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肥料,从而造成浪费,农药也不能起到预想的效果。再加上我村大部分土地为丘陵地,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粮食产量常年低而不稳,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四是干部创新意识不强。我们的一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还不够更新,创新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一是“旧”,即意识、观念、知识陈旧,还习惯于用封闭的、小农经济的方式去工作、生产和生活。二是“靠”,即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精神不强,“等、靠、要”思想还存在,发展的精神动力不足。三是“怕”,即畏难情绪突出,怕这怕那,经营意识、市场意识、风险意识不强,不敢大胆“闯”,看山难、望水愁,想发展、皱眉头。四是“懒”,即缺乏发展和创业的激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二、科学发展的举措

  针对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的创新的理论武装头脑,实施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一)突出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要培育壮大农业优势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围绕优质蔬菜大棚优势产业,深入实施优势农产品推广提高工程,促进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尽快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产品产业示范区。二是要深入推进产业化经营。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发展方向,按照“壮大龙头、优化机制、延长链条、规模发展”的思路,通过引进联合、改制改造、加大扶持等多种方式,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农业企业集群。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机制。坚持“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原则,引导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抓住国家加大支农投入的机遇,围绕道路要“畅”、水利要“兴”的目标,修好路、护好渠,把农业基础设施筑得牢牢实实。启动各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多管齐下,扼制乱建乱盖房现象,做到合理规划、按程序审批、按要求建设。加强各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镇村道路、人畜饮水、环境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群众生产之余休闲小广场。绿化、亮化村庄。推广新能源利用建设。有线电视、网络等信息化服务进村入户。

  (三)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倡导健康文明风尚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目的,以培养种养能手、乡村农民科技人员为重点,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定期举办培训班,尤其侧重于现场技术指导,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切实掌握生产技能。使全村18岁以上、45岁以下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实用农业技术或职业技能,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务工农民。

  二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坚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帮助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努力创造一个群众安居乐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三是抓好村级民主管理。从一些地方的经验来看,建立公开制度,看起来似乎是一件小事,但实质是扩大民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农村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必须把它作为改进农村工作方法的突破口来抓紧抓好。要努力克服当前存在的“不敢公开、不愿公开、不想公开、不必公开”等心理障碍,使村务真正做到“全公开、常公开、真公开”。

  (四)充分发挥基层干部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和服务功能

  一是牢固树立真抓实干的精神。大力弘扬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和敢想、敢干、敢试、敢闯的“三老”、“四敢”精神,特别是要树立执行意识,在工作中狠抓落实。二是讲究能干、勤干和巧干的工作方法。要加强业务学习,做到应知应会,提高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三是倡导快速高效的工作作风。彻底转变行政命令瞎指挥,拖拖拉拉、马虎应付的工作作风。四是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公仆意识。以人为本,以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已任,多为人民做好事、实事。五是增强依法行政的法制观念。依法处理社会和经济事务,切实转变行政观念,提高执政能力,力争做群众致富的引路人、科学技术的传播人,民主法制的明白人,执行政策的带头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和农民群众的知心人。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