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呼伦贝尔行 > 呼伦贝尔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 正文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以绿色产业为切入点
内蒙古新闻网  09-12-16 14:41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2009内蒙古第二届绿色食品交易会上,内蒙古农牧业厅厅长陶克、扎兰屯市市委书记任福生兴致勃勃品尝扎兰屯长征饮料厂生产的果汁饮料[摄影:刘家昌]

  内蒙古扎兰屯市位于大兴安岭东麓,与松嫩平原接壤,毗邻黑龙江省和兴安盟,是呼伦贝尔市的南大门,滨洲铁路与国道111线、阿北省际大通道、S302线贯穿全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8′51″-123°17′30″,北纬47°05′40″-48°36′34″。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69万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45万人,由20个民族构成。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产粮大县,产油大县,国家现代农业建设试点县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近年来,扎兰屯市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优美的自然环境,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加大基地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力度,努力推进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绿色产业实现长足发展进步,成为自治区绿色食品使用标志最好、使用标志最多、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最多的地区之一,绿色食品产业年拉动农民人均增收近2000元,已成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群众收入、推进现代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佳选择。

  一、研究市情,确立绿色产业发展方向。扎兰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旗市之一,立足地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十分可行。一是地理位置优越,扎兰屯市背倚大兴安岭,面眺松嫩平原,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水、土和大气都保持较好的自然水平,大部分地域仍处于良好的自然原始生态,是一块没有污染的“绿色净土”。农业生态环境良好,具有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优越条件。二是绿色资源丰富。扎兰屯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大体上构成“七林二草一分田”的格局。境内森林面积10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7%,水资源总量约为25亿立方米;天然草场面积506万亩;耕地面积319万亩,土壤耕层深,有机质含量高,可以集中连片开发特色农畜林产业。粮食常产能力达到14亿斤;野生动植物资源近千种,是一座巨大的天然中草药库。三是生态环境良好。扎兰屯市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光热组合条件好,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2.4℃,日照时数为2773.3小时,降水量480—550毫米,无霜期123天,被誉为“北国江南”、“塞外苏杭”。经农业部指定检测机构进行环境测评,认为环境优良,符合国家行业技术规范,具有发展绿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四是产业基础较好。绿色农畜林产业门类齐全,基地规模适度,产业技术成熟,工农业关联度紧密,经济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尤其是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特色农畜林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达斡尔、关门山辖区内的土壤、空气、水质无污染,完全符合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林产品基地建设的环境要求。

  在充分认识市情的基础上,扎兰屯市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佳切入点,明确提出了建设自治区“绿色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为确保目标实施,根据扎兰屯市的现实基础和潜在优势,在制定《“十一五”规划》和《扎兰屯市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过程中,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作为重点,统筹考虑,优先布局,大力发展。同时,编制了《扎兰屯市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08—2012)》,并于2008年6月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协会认证。成立了绿色食品产业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绿色食品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研究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由绿办牵头,定期召开基地、企业座谈会,沟通信息,促进合作,为绿色食品产业搭建发展平台,加快推动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强化措施,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按照资源、环境和地域特点,围绕建设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建设试点县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等有利契机,优化布局,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农产品基地。一是调优结构。积极引进和选育绿色优质抗病品种,搞好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加快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逐步引导农民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二是坚持标准。严把基地选址、良种选用、监督管理、环境保护等关口,严格落实、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全程管理并监控,保证整个生产过程安全、无污染,确保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高标准。三是强化利益联结。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加工企业与基地订单达到了60%以上;大多数企业通过“包技术”、“包贷款”、“包部分生产资料”等服务手段,强化与基地的利益联结。四是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基地建设的意见》及一系列激励政策,对基地建设的水、电、地实行优先审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整合捆绑农牧、林业、水利、农机、开发等涉农部门项目资金,向绿色产业倾斜,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夯实绿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基础。

  通过强化措施,全市各类基地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已建立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7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5.5%,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31.5万亩,基地规模居全区第一,并在苇莲河建立全区首家“有机农业示范园区”。

  三、培育龙头,推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强化“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意识,大力培育一批辐射力强、牵动面广,具有带动性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逐步提高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进程,拉动整个产业发展。一是采取环境上保护,政策上支持,资金上扶持等措施,重点加强对本地现有企业的扶强壮大,尤其是围绕绿色农畜林产品加工类企业多点分布、规模弱小、带动辐射力不强的现状,进行重组、改制,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了乳肉、粮油、马铃薯、饲草饲料、林产品、特色种养业等七大主导产业,扶持发展了伊利乳业、淳江油脂、百业成酒精等一大批龙头企业。目前,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8家,晋升为呼伦贝尔市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26家,淳江油脂公司被评为国家级龙头企业。该市所有的农产品均实现就地加工,其中玉米、大豆、林果等实现了精深加工,进一步提高了转化增值水平。二是加大农牧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著名企业如伊利、金丝猴、嵩天薯业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拓宽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空间。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组织发展,培育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探索符合实际的企业、基地、协会和农户等不同群体之间的组合联结方式,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销加一体化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截至目前,已培育出雅尔根楚凤鸣、达斡尔利民、南木绿宝山、哈多河育林葵花等一大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先进典型,辐射带动全市注册成立农民专业社199个,带动全市近3万农户进入到种、养、加、流通等多个行业,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构筑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四是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2007年以来,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1.84万人次,实现劳务总收入12亿元,有力带动了农民稳定增收,促进了绿色农业的持续发展。2008年扎兰屯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880元,增长36.06%。其中4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收入。

  四、加强引导,积极申报绿色标识、争创知名品牌。一是鼓励支持乡镇建立各具特色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村屯培育发展农业标准化示范户,推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不断普及种养业、加工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农业标准实施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市场等环节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二是围绕提升产业素质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和市场的拉动效应,调动各方面主动申报认证的积极性,全力开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其基地的认证工作,对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辐射力强的企业和产品,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申报绿标,使绿色食品标识数量大幅度增加。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数量达到35个。三是大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工作。先后投入资金近2亿元,建成马铃薯、大豆、大米、小米、甜菜、白瓜籽、葵花、榛子、木耳、蕨菜、榛蘑、沙果、大鹅、野猪、马鹿、狍子等16个标准化示范基地(16种农畜林产品年产总值7.14亿元,占扎兰屯市农畜林产品总产值73%),同时积极挖掘开发特色、优质农产品地理资源,加强技术指导,强化市场监管,扎实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发与管理工作。目前,葵花、大米、沙果、木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成为全区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最多的旗市区。四是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有计划地引导、组织市场营销,扩大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提升产品档次,跻身名牌行列。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知名商标17个、驰名商标1个;“淳江牌”大豆色拉油等一批产品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绿色产品已销售到近20个省、市、区,远销俄、蒙、日、韩等多个国家,扩大了扎兰屯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绿色产品带动全市实现产值13.5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6%。

  五、结合实际,多种形式推进土地集中。一是以股份合作为机制推进。在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开展土地规模经营,创办了一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如雅尔根楚办事处五道沟村凤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实行“五统一”生产模式(统一种植、统一灌溉、统一收割、统一加工、统一销售),集中经营土地7010亩。经过实践,入社统一经营的土地亩纯收入较入社前增收130元,比分散经营的土地亩增收近50%,入社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入社前增收56.35%,探索和推动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二是以项目为依托推进。大力争取项目、实施项目,整合集中区域土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在苇莲河项目区建立了全区首家“有机农业示范园区”,集中整合经营土地5万亩。三是以产业为纽带推进。以主导产业为媒介,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组织化基地或发展订单吸纳农户,实现土地相对集中。淳江油脂公司通过与农民签订大豆收购合同,建立大豆产业化基地80万亩,推进土地相对集中;洼堤镇育林合作社通过发展订单葵花产业,吸纳农户371户,建立葵花种植基地13.5万亩,带动全市种植60万亩。四是以技术推广为手段推进。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先进技术示范基地,推进土地相对集中。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构建统一选种、统一购买、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联结机制,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了全市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推动了土地的集中使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集中投入,优化了资源配置和生产关系,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快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六、创新机制,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一是夯实物质基础。大力推进以农田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5年以来,通过积极争取项目累计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3.1亿元,其中,仅2008年实施农口各类项目38项,争取上级项目资金8595万元,有效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扎兰屯市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作为工作的总抓手,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创新机制,积极探索“一事一议”方式建设道路新模式,探索出了“交通配合农民一事一议‘打底子’,政府补贴资金‘给面子’”的一整套符合当地实际、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建设新举措,调动广大农民积极主动修建家门口道路。哈拉苏大兴村、达斡尔满都村、雅尔根楚五道沟村、中和福泉村等一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先后进行了整村道路硬化,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2006年以来,扎兰屯市建设公路总里程529.75公里,提前两年完成了公路通乡建设任务,其中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建设通村公路158.8公里,进一步改善了通行条件,促进了村容整洁,加快了产业发展,提升了试点村的示范带动效应。以此为切入点,调动了农民参与道路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一事一议”、民主管理和基层组织建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加速了各乡镇办事处产业布局调整,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和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二是夯实农村稳定基础。扎兰屯市始终把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作为加快发展的前提性、基础性工作。2006年以来,针对农村土地、债务等矛盾突出的实际,扎兰屯市组织市四大班子、各乡镇、各办事处和各涉农部门单位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开展工作调研,就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主要的矛盾和问题进行排查,共排查梳理出土地、债务引发的矛盾和问题15类180余件,形成论文68篇,并组织召开全市农村社会矛盾和问题研讨会,集中研讨交流,形成了系统规范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在此基础上,创新体制,成立了市乡两级农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在全市上下建立了农村社会矛盾调处的两级联动联调机制,进一步明确主体,落实责任,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因案施策,妥善化解,取得了明显成效。2007年农村社会矛盾总量下降79%,矛盾纠纷综合化解率达到86%,2008年农村社会矛盾总量下降27%,矛盾纠纷综合化解率达到87%,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扎兰屯市的成功做法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领导的充分肯定,2008年实现奥运会期间零进京,呼伦贝尔市和自治区先后在扎兰屯市召开了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并在全区司法行政基层建设暨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上做典型经验介绍。三是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积极推行党政“一肩挑”,全市50余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与村(居)委会主任实行了“一肩挑”,“两委”交叉任职80余人,进一步增加了工作合力,减少了发展阻力。积极探索推广“支部+合作社(协会)”模式,在条件具备的6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组建了党支部,把党的基层组织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经营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建”与“富民”相融并进,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民各类经济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较早组织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公开招聘40名优秀大学生做村长助理,选聘了79名教师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任科技协调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李晶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