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呼伦贝尔行 > 走进呼伦贝尔 正文
内蒙古的务林人也是时代弄潮儿
内蒙古新闻网  09-12-21 23:06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张国勤

         森工集团着重从建立良性的保增长机制入手,按国家要求抓住最后的政策机遇,全面推进辅业改制工作。从2008年8月末开始,对林区辅业企业进行彻底改制,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实现国有资产、职工国有身份“双退出”。截止2008年底,累计批复实施改制的企业200家,按《公司法》组建了新的法人治理结构,挂牌运营。改制涉及三类资产账面总值25.6亿元,涉及全民职工11788人。有11名处级干部和386名科级干部参与改制进行了身份置换。同时,林管局自筹资金对2142名自愿申请用现金置换身份的全民职工,按“天保工程”标准进行了身份转换。对混岗大集体职工按国家政策标准解除身份补偿。所有涉及身份置换的相关手续都依法进行了公证。在实施辅业改制中,切实保证参加改制职工权益,积极寻求政策依据,让利于职工,补齐了改制企业拖欠职工的工资、药费和社保计提基金,出台了保障原料供应的优惠承诺、预留三年养老金等优惠政策。为确保改制企业正常运营,一年多来,森工集团及所属企业累计投入各类扶助资金高达5亿多元。

呼伦贝尔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韩国华出席记者见面会
  经过不懈努力,改革成效已经初步显现。森工集团的林业行政事业管理职能得到初步强化。通过改革,森工生产一线的人员收入明显增加,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外,森工辅业改制后,新体制、新机制的企业打破了过去封闭运营、自成体系,坐门行商的做法,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大职工和新企业经营者主动寻找商机,由过去的几个人搞经营、找市场、抓管理,变为全员想办法、谋发展、增效益。
会议现场
 
来自全国网络媒体的记者

     采访期间,内蒙古森工集团总经理安国通说:“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林业局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以“树立新形象,建设新林区”活动为载体,着力构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充满活力、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力争通过开展“双新”活动,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彻底改变林区局、场、站基础设施薄弱、生活条件简陋、工作环境脏乱差、生产方式落后、文明程度不高的局面,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新林区的雏形。此外,要全面落实生态政策,认真实施生态工程,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到2012年,实现森林面积、蓄积持续稳定增长,森林质量持续提高,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生态功能更加完备。自2010年起,用三年时间,使林区职工年均工资达到呼伦贝尔市同行业工资标准。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公益服务不断规范,社会保障全面完善。此外,还要全面加强后续产业建设,科学发展木材生产加工业,继续支持改制企业的发展,大力推进森林旅游业。我坚信,有上级组织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有林区职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力量,有推进林区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有领导林区科学发展的卓越才能,林区一定会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起点。(记者 马铃翔 李珍 薛海军)

稿源: 内蒙古新闻网  编辑: 薛海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