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全国网络媒体记者一行来到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巴彦托海嘎查,亲身感受着这里牧民幸福的新生活。巴彦托海嘎查党委书记乔玉芳为记者们讲述了这里牧民生活的惊天变化。
乔玉芳为记者们讲述巴彦托海嘎查的基本情况
“我们巴彦托海嘎查是1995年由6个牧业生产队合并而成立的,土地面积14.87万亩,现共有牧户195户,总人口633人,党员29人。”谈及嘎查情况,乔玉芳如数家珍。据了解,近年来巴彦托海嘎查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以推广“支部加协会”经营模式为切入点,有效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带领群众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内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成为全旗第一个奶牛示范小区,第一个由牧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嘎查,2008年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8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7000多元。嘎查党支部先后被评为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十佳农村党组织,嘎查奶牛小区被中国奶牛协会授予“全国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场)”荣誉称号。“我们在2007年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建设新牧区,就将原有的高产奶牛协会与肉羊协会合并组织成立了小康畜牧业牧民专业合作社。这么一来,牧民们都聚集到一起,我们既便于管理,更有利于发展。”乔玉芳和记者说。
先进思路、热情指导、把握机遇——记巴彦托海的脱贫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鄂温克旗委、政府把握机遇,科学决策,决定依托本地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施公路沿线“80公里奶牛带”奶源基地建设工程。巴彦托海嘎查党支部适应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借助鄂温克旗委、旗政府筹划建设“80公里奶牛带”奶源基地的机遇,以创建高产奶牛示范小区为突破口,积极谋化嘎查今后的发展。
但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牧民发展质量效益型畜牧业的热情都很高,但面对投入大、风险高的高产奶牛业,大部分牧民还是不敢冒这个险。为打开工作局面,2001年嘎查党支部在旗畜牧等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了全旗第一个牧民合作组织巴彦托海嘎查奶牛协会,以协会互助组织的形式,带领群众建设奶源基地。通过召开会员大会,确定了首批15户党员牧户承担高产奶牛养殖示范任务。资金上,嘎查出资10万元,国家项目资金15万元,会员会费5万元;技术上,协会将奶牛集中于小区饲养,由两名专职兽医进行全天技术服务,有专职的冷配技术员对奶牛进行冷配改良,全部进行建档立卡;饲草上,协会组织牧户统一种植青贮玉米,统一收储这样即节省了劳力又节约了机械设备,同时与旗大地草业公司订购部分草料,从其他嘎查租赁一部分草场;鲜奶销售上,由协会统一收购直销给北雪乳业公司,协会统一领取售牛奶款,统一发放给奶户协会为养牛户解决了诸多的后顾之忧;管理上,协会采用分户饲养,集中管理,受益为牧民会员所得的方式,出现问题随时协调解决。由协会负责对本嘎查的牧户登记造册,实施“三结合致富链”工程,由一个党员、两个富裕户共同带动平困户,三年达到脱贫的目的。嘎查贫困户每脱贫一户,奶牛小区就增加一处统一设计居住、饲养为一体的多功能牧民新居,同时他们也可根据协会的统一安排,继续帮扶其他贫困户,周而复始,形成了奶牛发展致富链,牧户脱贫速度明显加快。现在,巴彦托海的奶牛小区专业户已发展到114户,嘎查42户贫困户,除3户孤寡老人由嘎查救济外已全部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