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 西气东输正式向上海商业供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市委书记陈良宇出席开通仪式。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最终到达上海市白鹤镇,线路总长约4000公里,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2000年2月工程启动,2002年7月正式开工,西气东输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也是把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大举措,对促进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保证东、中部地区清洁能源的供应,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1月1日至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贵州考察工作。他指出,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大胆探索,扎实推进,走出一条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新路子,实现经济社会的新发展。他强调,贵州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发展潜力很大,应当坚定不移地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再接再厉,不断求得新的发展。一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抓紧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把水能、煤炭、旅游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二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大力引进大企业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促进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三要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环境保护。把开发资源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积极有序地推进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山川秀美的新贵州。
1月30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简报2003年西部地区发展情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指导下,国家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使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2003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9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844亿元,同比增长27.3%。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累计完成279亿美元,同比增长35.5%。其中:出口162亿美元,同比增长37.9%,超过了东部地区34.6%、中部地区31.8%的增长速度;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仅为17亿美元,同比下降13.3%。
2月12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与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赵炳礼研究“少生快富”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工作。少生快富是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结合西部地方一些特点,将计划生育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建立的一种新的利益机制。从2000年开始在宁夏、甘肃等地试点,政府对于“少生”的夫妇,给予一次性奖励,并引导帮助他们把奖励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勤劳致富。2004年,人口计生委准备在甘肃省等5个省市和承德等10个地市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试点,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按人均每年不低于600元的标准进行奖励扶助。
2月21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环保总局召开《西部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监督条例》起草工作会议。会议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主持,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祝光耀出席,西部开发办、环保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成立起草小组,并通过了起草工作计划。《西部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监督条例》列入国务院行政法规立法计划,条例的出台有助于依法加强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3月4日-8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段应碧带队赴青海就退耕还林补助粮兑现等问题进行调研。西部开发办、财政部、林业局、粮食局等有关司局同志参加。青海省有关负责同志陪同。
3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利用世行贷款和英国政府赠款建设西部地区远程培训项目,该项目包括1个远程管理中心和9个远程学习中心,总投资6500万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在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西部地区各省区市的省会城市,利用当地大学或行政学院的现有场地,建成11个互动视频远程学习中心,并在北京建立1个控制中心,通过公共互联网实现各中心的实时联接,并与世界银行的“全球发展学习网络(GDLN)”直接互联互通,为集中组织和提供国内外优质远程教育培训资源搭建平台,最终达到以远程实时互动的方式为西部地区培训各类急需高层次管理人才的目的。
3月8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主任马凯、国家发展改委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李子彬就西部开发问题答记者问。他说:中央将确保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能够获得更多的资金投入,同时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快改善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内资、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西部大开发。《西部开发促进法》已经列入十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也列入国务院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它将借鉴其他国家开发欠发达地区的法制建设经验,对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指导原则、重要政策措施、政府责任等内容进行阐述。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在记者招待会上分发《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情况》文字材料。
3月10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段应碧、王志宝听取联合调研组关于青海、贵州、四川退耕还林补助粮食兑现情况的汇报,研究进一步完善补助粮食兑现办法的意见和建议。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林业局、粮食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3月11日 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6号)。文件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10条意见: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改善和农民增收;继续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好基础;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积极推进重点地带开发,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大力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西部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拓宽资金渠道,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保障;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加强对西部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
3月16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主任马凯主持召开西部开发办主任联席会议,研究讨论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政策有关问题。西部开发办、财政部、林业局、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发展改革委及上述单位有关司(组、办)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会议议定:1.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进一步完善粮食补助办法,原则上将退耕还林农户的粮食补助改为现金补助。2.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对退耕还林农户补助现金还是补助粮食,由地方政府根据农民意愿确定。3.中央仍按每斤(原粮)补助0.70元的标准包干给各有关省级政府,地方原承担的粮食运费原则上也应一并折价补给退耕还林农户。4.坚持省级政府负总责。补助现金的,按地方政府定的具体补助标准和办法,兑现到户。补助粮食的,按现行办法执行。5.补助资金的来源,今年先由农发行提供贷款垫付,中央财政仍按退耕还林补助粮食挂账办法执行。6.由西部开发办起草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政策的意见,提交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会议讨论。
3月19日-20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曾培炎出席会议并做了总结讲话,西部12省(区、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东中部地区省(市)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温家宝总理讲话指出:4年多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局良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显著加强,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不仅加快了西部地区发展,也促进了其它地区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确定的重点任务和采取的政策措施是符合实际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西部地区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西部大开发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他指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意义十分重大。中央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不会动摇,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弱,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会放慢。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坚持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一是要加大解决“三农”问题力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继续推进扶贫攻坚。二是认真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要扎扎实实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等重点工程。退耕还林要巩固成果,确保质量,完善政策,稳步推进。三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继续抓好事关西部开发全局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抓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中小项目,特别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依托各类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格控制被淘汰的生产工艺、设备转移到西部。五是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确保如期完成西部地区教育“两基”攻坚任务,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切实落实干部交流和人才开发任务。六是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特别要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月下旬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简报第一季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进展情况。一季度,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59亿元,同比增长52.2%。在建重点工程48个,总投资3431亿元。
3月26日 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首台机组发电成功。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是2000年开工建设的西部开发一项重点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龙羊峡至青铜峡段规划开发的25个梯级枢纽之一,设计总库容量2600万立方米,总装机12.03万千瓦,建设工期45个月,总投资11.97亿元。枢纽建成后,可使卫宁灌区无坝引水变为有坝引水,保证灌溉面积为87.7万亩,年发电量6.06亿千瓦时。
4月9日-13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强调,中央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扶持政策不会改变,支持力度不会减弱。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体制创新,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要认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千方百计利用好本地区现有人才,抓紧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合理引进外部人才,使西部建设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起得来、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信心,奋发进取,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勤劳和智慧创造西部地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4月13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4]34号)印发。通知规定:坚持退耕还林的方针政策,国家无偿向退耕户提供粮食补助的标准不变。从今年起,原则上将向退耕户补助的粮食改为现金补助。中央按每公斤粮食(原粮)1.40元计算,包干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向退耕户继续提供粮食补助的,由省级人民政府仍按原办法组织粮食供应,兑现到户,粮食调运费用继续由地方财政承担;退耕还林补助资金要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克扣,不得弄虚作假、虚报冒领补助资金。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退耕户粮食自给能力,保证粮食市场供应,防止毁林复耕。
4月14日 西电东送重点工程曲靖电厂二期正式投产。曲靖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第二批开工的重点项目和云南省“云电送粤”首批重点火电建设项目之一,装机2台30万千瓦,概算总投资19.22亿元。 投产后曲靖电厂的供电能力提高到120万千瓦。
4月17日-24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王志宝到贵州省就退耕还林、基本农田建设、发展后续产业等问题进行调研,西部办有关组、林业局退耕办及贵州省人民政府、省西部开发办、省林业厅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5月11日-13日 《西部开发促进法》起草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起草小组成员对《西部开发促进法》的法律定位、战略意义、篇章结构、立法技巧以及主要章节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5月25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综合规划组与宝鸡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西部中等城市发展论坛,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出席会议并就西部大开发重点地区发展问题做了讲话。
5月26日 国务院在成都召开西部6省区市宏观经济形势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讲话。曾培炎强调,西部地区要把搞好宏观调控与推进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结合起来,把遏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重复建设与加强薄弱环节的投资结合起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曾培炎要求,一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地区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要继续积极推进重点建设任务,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确保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退耕还林等重大工程进展顺利。三是要坚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更好地发展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四是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西部开发的活力和动力。6省区市负责同志、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参加了会议。
6月1日-10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王志宝带队赴内蒙古、宁夏就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及生态建设后续产业发展进行调研,林业局、农业部等有关司局同志参加,内蒙古、宁夏有关负责同志陪同。
6月9日-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四川调研时强调, 要全面、准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确定的政策措施,坚定不移地搞好宏观调控。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要充分认识宏观调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研究新情况、采取新对策、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6月上旬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分别主持召开了西部地区水资源问题研究、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研究、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研究、西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思路与对策研究四个专家座谈会,就西部开发一些重大问题听取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6月10日-1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工作。黄菊强调,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搞好煤电油运供需衔接,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陪同考察。
6月22日 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萨克斯(Jeffrey D。Sachs),就中国西部大开发和宏观经济形势交换看法。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陪同。
6月24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2004年西部开发新开工重点工程10项,总投资约800亿元。分别为:西部干线公路、洛湛铁路南段和大理至丽江铁路、西部支线机场建设工程、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工程、贵州盘南电厂等西电东送工程、西部重点煤矿工程、西部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项目、 “两基”攻坚、农村卫生设施建设。
6月24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主持研究超计划退耕还林问题。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段应碧、王志宝出席,西部开发办、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粮食局有关司(组)同志参加会议。
6月30日--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云南省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扎实工作,把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减少环境污染,防止水土流失,促进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将各方面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调动好、发挥好。
7月7日-17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带队到青海、甘肃调研,重点了解国务院西部开发工作会议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情况。
7月19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主任马凯主持召开西部开发办主任联席会议,研究退耕还林超计划问题。西部开发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林业局、粮食局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议定:1.对2004年已完成退耕造林并经核实的超计划面积949万亩,作为2005年计划任务在2004年提前下达。2005年计划,除考虑京津风沙源治理、少数改善生态环境非常必须的退耕还林任务以及因林粮间作2004年未验收的面积外,原则上不再新增任务。2.退耕还林超计划面积949万亩所需种苗补助资金,由发展改革委在2004年国债资金中调剂解决;所需粮食补助资金和生活补助费,列入2005年中央财政预算,如2004年中央财政超收情况好,可考虑从2004年中央财政超收中解决。
7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了青藏铁路建设工地。他强调,铁路施工要保证质量、保证安全,依靠科技创新,创造世界奇迹。要在建设中保护好环境,在保证环境中搞好建设。他指出,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在中国铁路史上是一项伟大工程。在搞好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发挥好青藏铁路的作用,搞好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7月28日 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办、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禁牧舍饲粮食补助改现金后有关财政财务处理问题的紧急通知》,具体细化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退耕还林粮食补助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4]34号)中向退耕户提供粮食补助改为现金补助的要求。
7月底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简报上半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进展情况。上半年,西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59亿元,同比增长13.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461亿元,同比增长37.1%。西部开发基础设施在建重点工程46个,总投资3355亿元,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260.6亿元。
8月3日 西藏自治区“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工程竣工。工程总投资4.1亿元,于2003年6月开工。至此,全区684个乡镇全部通了电话,提前一年半完成西藏电信“十五”规划目标。
8月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同正在北戴河休假的来自我国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部分专家亲切座谈。曾庆红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希望广大专家和高技能人才在实现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继续谱写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献身事业、报效祖国、造福人民的壮丽篇章。
8月5日-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四川考察工作,并于8月7日,在成都主持召开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市负责同志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温家宝强调,加强宏观调控给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西部地区要围绕大局,抓住机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宏观调控和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各项政策,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西部大开发,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地带开发,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
8月6日-9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陕西省考察时强调,要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不断提高驾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他指出,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完全正确、十分必要,要继续坚持并进一步加大力度。
8月8日 国家重点工程黄河上游公伯峡水电站顺利实现下闸蓄水。总投资66亿元的公伯峡水电站是黄河上游青海段规划开发建设的第4座水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正常蓄水位2005米,总库容6.3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51.4亿千瓦时。
8月13日-15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四川考察工作。他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富民政策,扎扎实实地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8月31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在北京主持召开了《西部开发促进法》专家座谈会。马晓河、关凤峻等8位经济、法律专家参加了会议,并就《西部开发促进法》有关土地政策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讨。最后,李子彬同志指出,在起草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在制度方面争取有所创新。
9月5日-7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召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段应碧、王志宝以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林业局、粮食局等部委有关司局领导出席了会议。25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部办、发改委、财政、林业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8个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省(区)农业(畜牧)厅(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段应碧、王志宝同志分别作重要讲话。总结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了继续搞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的思路,研究了完善“稳得住、能致富”的良性机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
9月6日 西气东输工程西段塔里木盆地天然气从新疆轮南首站顺利抵达陕西靖边气压站。至此,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提前实现主线通气的目标。
9月20日 公伯峡水电站1号机组并网发电。西电东送北部通道骨干电源点之一的公伯峡水电站取得阶段性建设成果,1号机组并网发电,比计划提前12个月。1号机组装机容量30万千瓦,并网发电后,每天可向西北电网输出电能720万千瓦时。
9月23日 贵广直流输电工程双极送电暨西电东送新增1000万千瓦电网项目竣工投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竣工投产仪式上说,西电东送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标志性工程,对于把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保证东部地区电力供应,实现东西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按照国家能源和电力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积极有序地推进电力建设,大力调整电源结构,力争在2010年前西电东送再向广东增加1000万千瓦输电能力。贵广直流输电工程西起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高坡村,东至广东省高要市莲塘镇山根村,线路全长980千米,额定电流3000安培,双极额定功率300万千瓦,工程总投资56.3亿元。
9月23日-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考察工作时强调,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前提是发展,重点在协调,关键在于结合各地区实际抓好落实。宁夏要继续贯彻中央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稳定和增加粮食生产,发挥国家商品粮基地的作用;要统筹规划能源的开发利用,突出重点、综合开发,努力建成西北地区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基地。要进一步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围栏禁牧,切实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土地和矿产等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9月25日-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疆考察。温家宝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关心新疆的发展和稳定,明确提出了新疆发展和稳定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并不断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二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三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四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五要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六要深化改革,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形成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的格局。
9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对公伯峡水电站1号机投产发电暨中国水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作出重要批示。
黄菊副总理对中国水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表示祝贺,并批示:“祝贺全国水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发展水电事业,对于千方百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希望电力部门和有关省区团结协作,把黄河上游水电资源的滚动开发这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
曾培炎副总理批示:“公伯峡水电站1号机投产发电暨全国水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是我国电力建设史上又一里程碑,为此向做出贡献的全国广大电力水利工作者和有关各方表示热烈的祝贺!黄河上游水电资源的滚动开发是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有利于沿黄九省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希望有关各方,把握大局,密切配合,继续全力做好黄河上游水电资源的开发工作。”
10月5日-9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云南看望各族干部群众,考察救灾工作和经济发展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王春正陪同。
10月8日 曾庆红副主席在四川成都考察,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李子彬陪同。
10月6日-1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四川省考察工作。在听取四川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黄菊对四川省在推进西部大开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强调,要抓住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川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大省,在推进西部开发过程中,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
10月13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主任马凯主持召开西部开发办主任联席会议,研究2005年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计划安排和完善退牧还草的政策措施。农业部、林业局、粮食局及财政部有关司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原则同意2005年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任务安排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退牧还草政策措施的若干意见》。
10月14日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子彬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2004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1-8月,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增速上半年位居全国第一。2004年确定的西部大开发10项重点工程已经开工,总投资800亿元。今后国家将继续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积极鼓励扶持西部地区发展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退耕还林政策不会改变。李子彬同志还通报了“2004中国西部论坛”的筹备情况。
10月22日青藏铁路西藏境内最长的以桥代路铁路桥--全长3318.88米的头二九特大桥在藏北重镇安多正式架通。头二九以桥带路特大桥位于海拔4875米的那曲安多县,由101孔32米桥梁组成,是青藏铁路西藏境内最长的一座特大桥,同时也是青藏铁路全线采用机械化架设的最长一座特大桥。
10月底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简报第三季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进展情况。1-9月,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055亿元,同比增长34%,截至9月底,西部开发基础设施在建重点工程46个,总投资3372.6亿元,到9月底累计完成投资1837亿元,占总投资的54.4%。
11月18日-19日 经国务院批准,2004年11月18日至19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在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召开“2004中国西部论坛”,曾培炎副总理出席论坛并做重要讲话。本届论坛是自2000年和2001年在四川成都、陕西西安两届论坛后的第三届,论坛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西部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企业家和专家围绕“积极发展西部特色优势农业”、“有序推进西部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城市经济与服务业(物流业)”和“东西联手打造西部特色经济”四个板块,共同探讨如何在新的发展时期,大力促进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快速协调持续发展,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主要思路、优先领域、成功经验和政策措施。
11月5日 经济日报在一版摘登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11月1日在人民大学所做的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报告。报告针对“宏观调控是切了东部的‘尾巴',砍了西部的'头’”的说法指出:这次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着眼于全国经济大局,对整个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有利,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是有利的。全国经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全局出了问题,局部也难以幸免。去年下半年以来,粮食减产、投资需求膨胀、部分行业盲目扩张等问题,不仅东部地区存在,中西部地区也存在。中西部不少地区都出现了开发区热、圈地热,也违法违规上马小水泥、小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煤电油运紧张问题。从宏观调控的实际效果来看,这次调控不仅没有影响,而且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各省区市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有的增幅还快于东部。中央加强对农业、能源、交通、水利以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支持,重点是向中西部倾斜的。如今年国家又批准了西部开发的10大工程,总投资超过800亿元。宏观调控的实施,为中西部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下,东部地区企业为了拓展发展空间,缓解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的约束,已经出现了资金和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今年1至9月,全部固定资产投资中,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下降,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所占比重有所上升。
12月2日 铁道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合作建设的精(河)伊(宁)霍(尔果斯)铁路近日开工。该铁路全长286公里,年运能力1000万吨。该工程对构建西北铁路网、扩充亚欧陆桥通道、开发北部边疆资源、实现北部边疆与内地广泛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2月8日 青藏铁路南线铺轨到达古鲁镇,标志着青藏铁路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明年铺轨到拉萨全线贯通打下坚实基础。
12月9日 西电东送贵州洪家渡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至此,这个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的水电站3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洪家渡电站是西电东送工程首批开工建设的电源建设项目。2000年11月8日,这个电站与其它一批电源建设项目同时开工,标志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正式拉开序幕。2004年7月18日,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11月3日,第二台机组建成投产。
12月20日 总投资41亿元的大丽铁路开工建设。全长167公里的大理至丽江单线铁路建成后将成为大理和丽江之间最短的陆上交通线,将极大地促进当地工业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12月29日 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在北京召开。120亿立方米天然气销售合同同时签字。
12月30日 西气东输工程新疆塔里木轮南至上海全线建成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国家主席胡锦涛致信表示热烈祝贺。
12月30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主任马凯主持召开西部开发办主任办公联席会议。会议研究了《关于切实落实“五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意见》(简称《意见》)。西部开发办副主任出席了会议,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粮食局和扶贫办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发改委有关司、西部开发办各组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会议一致认为,制定和发布这个文件是必要的。会议原则同意《意见》提出的下一步退耕还林工作的指导思想、调整思路和主要措施。
12月底2004年,西部地区经济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西部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5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7105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较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54亿元,同比增长26.8%。地方财政收入1983亿元,同比增长约20.2%,增速较之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367.3亿美元,同比增长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