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正文
西部大开发10年启迪 "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内蒙古新闻网  10-07-09 16:36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在占国土面积71%的西部地区,不推进工业化是没有出路的。西部地区有很多的地方需要保护,但也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推进工业化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指出,“这是一个需要深入观察和思考的10年,随之,西部大开发战略也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无论是在投资增长、外贸扩大、东西差距缩小,还是GDP占全国的比重;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环境治理;无论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还是教育水平的提升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这是一个突破与束缚交织的10年。“我们在看到西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发展面临的难题,制约未来发展的一些桎梏还有待破除”,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对本刊记者表示。西部的环境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生态的保护并不牢固,走回头路的风险并非没有。此外,西部广大地区地方财力薄弱的状态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西部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就业状况却少有改善;“双流失”的情况依然存在;保证资源富足地区在资源枯竭后可持续的政策还需周全;产业发展仍旧面临诸多障碍。即使在此前大量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存在着欠缺。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开发的历程,陈耀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前30年,西部的开发与投入是按照计划施行,开发很大程度上也是满足东部发展或是战时准备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逐步建立市场经济的30年。如果说这30年仍被认为是资源“贱卖”的话,我并不认同,这种观点也是有偏颇的。”陈耀指出,改革开放前,对西部资源的开发造成了“双流失”的局面,一方面是资源便宜流向东部,另一方面是偏高价买入制成品,形成资源和资金的双流失。

  改革开放以后,在计划内控制的价格逐步减少,特别是1999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资源价格基本都已经放开。煤炭资源的完全市场化便是例证。陈耀认为,正是因为对西部资源价格管制的放开,在重化工的带动下,才使得西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迅速。

  另外,在产业上,西部也在逐步提高资源加工的深度,其举措就是资源就地转化,西电东送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从整个国家层面来看,陈耀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以往西部开发相比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是从“授人以鱼”转向“授人以渔”。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酝酿阶段,江泽民提出,“要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西部大开发战略没有和以往的西部开发一样着力于开采西部的资源,而是从保护西部生态环境开始,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着眼于为西部长远、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对西部的投资上,以往是地方政府寄望中央多建几个工厂、多办几个企业,多给几个项目,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的投资,在竞争性领域政府少有投入,投资主要是为了创造条件,为西部下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除此之外,政府重视对西部的教育培训,重视西部资源在当地的消化,着力为西部考虑增收节支。陈耀认为,这些都与以往的开发理念不同,这从本质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应当看到这些成果,但对发展面临的问题也需要有清醒的认识。”陈耀表示。

 [1] [2] [3] 下一页
稿源: 人民网  编辑: 安华祎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9003619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