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时政会议专题 >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 媒体报道 正文
赤峰市松州街道着力打造“平安和谐型”社区
内蒙古新闻网  09-12-30 18:31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内蒙古赤峰市松州街道松秀园社区建制于2008年4月,总面积0.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776户、5499人。社区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8人。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松秀园社区把平安和谐型社区建设作为着力点,建设“两站三中心”,在服务居民、促进和谐中推动社区科学发展。

  开启“社区服务站”。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群众,落实了422平方米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并筹集资金5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了“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学习议事中心、就业促进中心、党建服务中心、安保促稳中心、文化娱乐中心、健身活动中心于一体的社区服务站,并成立了社区职介所、婚介所及家暴投诉站、综治工作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志愿者之家等社区服务机构,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拓展了社区服务领域。在“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内增设了双色LED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高清展示板,灵活了服务形式,丰富了服务内容,增强了服务效果。

  架起“民情气象站”。松秀园社区针对居民素质参差不齐,民情复杂的实际,开辟了民情气象站这一党建精品工程,以党支部为点,支部委员为线,全体居民为面,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民情信息收集网络,把社区内的民情民意象天气预报一样,及时地反映到“民情气象站”来。一是组建“民情气象员”队伍。以党员带头,成立了共50多人参加的“民情气象站”的监测、收集民情民意工作气象员队伍,使街居管理与服务信息更灵,反映更快。二是设立“民情百叶箱”。在社区内设立“民情百叶箱”,包括一个民情意见箱、一个网上诉求电子邮箱、一条平安热线、一个回音壁,通过“二箱一线”汇集民情,拉近了社区干部与居民的距离。三是填好“民情观日记本”。街道专门印制了“民情日记本”,“民情气象员”和社区干部、党员人手一本,走进社区、走进企业、走进家庭,做到每天记录,将居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四是举办“民情时令会”。社区不定期地召开民情恳谈会、听证会,认真听取居民群众提出的问题并加以探讨。社区先后协助街道解决了动力旧小区118户居民的饮用自来水问题;小区一、二期1158户居民的房产证问题;小区八号楼两个单元12户的用电故障问题和5、7、9、10号楼部分居民暖气、自来水泄漏问题。

  建立“就业促进中心”。鉴于社区居民多是在失地后由农村转入城区、很多妇女留守在家无业可就的实际,社区把解决居民就业问题作为平安和谐型社区创建的一个重要内容来考虑,建立了就业促进中心,同时积极跑市场找项目经过精心培训,有100多名妇女投身到手工缝制的工作中,不出家门就实现了就业,每人月收入近千元。借助街道开辟的三处建筑、劳务再就业基地,积极帮助有一技之长的居民到就业基地工作,帮助20多人实现了再就业;在就业促进中心组织开办十字绣、中国结编织、汽车修理等技能知识培训,帮居民增加就业技能。积极组织劳务输出160人,为62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三险补贴12400元,为2人办理了小额贷款手续,为2户困难户申请到了经济适用房。帮助10名4050人员找到了公益性岗位。通过就业促进中心的服务,扩大了就业渠道,促进了居民群众就业。

  建设“安保促稳中心”。一是以文载道。社区组织居民创作了社区区歌、社区平安歌谣,设计了区徽,确定了区花;印制了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平安一卡通、图话平安等折页;加强了小区文化、楼栋文化、楼道文化建设。开展了“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楼院、平安家庭”创建和“平安模范”、“平安形象大使”评选活动。组织动员居民唱平安歌、跳平安舞、念平安歌谣,进而卓有成效地培育了辖区单位及居民的平安意识,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平安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以技固防。社区建成了现代化、高标准的社区综治工作站、安保促稳中心,配置了精干的社区民警;开通了8456110社区平安服务热线,安装了安保电子监控系统和电子监控器,对三个小区实施了全面监控;关键路口设置了减速带,各小区实施了封闭式管理;健全各类平安建设管理和志愿服务组织,组建平安建设工作队,建立物业保安服务队,精心编制警防、民防、事防、技防“四大防范网络”,提高了科学防范和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成立“文体活动中心”。为把四面八方集聚社区的居民融为一体,建立和睦友爱互助的邻里关系,社区精心打造了文体活动中心,规划建设了社区文化广场、户外健身娱乐园,建立了图书棋牌室、健身娱乐室,全天向居民开放,以满足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健身娱乐需求。同时社区先后组建了秧歌队、拳剑扇队、“晚霞情”小剧团等文体队伍,每周日晚小剧团都要推出一场戏曲演出。把每年的5月20日定为社区文化节开幕日,利用一到二周时间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趣味运动会、文艺演唱会、平安建设论坛、平安知识竞赛、“健康文明、平安和谐”主题演讲会,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月、松州奉献日等活动,以活动促服务,寓服务于活动之中,促进了平安和谐型社区建设。(王景海)

稿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编辑: 赵文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