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季节,寒气逼人,可对于回民区攸攸板镇攸攸板村杨秀花一家感受到的却是如春天般浓浓的暖意。今年5月份,杨秀花得了糖尿病,在医学院住院一月多,光医药费就花了2万多,这对于一个普通人家压力很大,正当全家一愁莫展之时,按照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8000多元如雪中送炭,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诸如此类的扶民困、解民忧的民生工程暖了百姓的心,凝聚了百姓力量,成为推动回民区科学发展上水平的一次次春风雨露,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影响了回民区经济的发展,部分企业销售下滑。面对危机,回民区变压力为动力,深入研究,大胆探索能够提升竞争力、促进全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紧紧围绕“大力发展和提升第三产业、提高现有工业质量和效益、有序发展现代农业和观光农业、进一步提升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思路,结合地处市区上风头和水源地、服务业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克服辖区面积小、发展工业缺乏空间、发展农业缺少土地的不足,把统筹城乡发展和全力抓好第三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带动经济的大发展。通过行政中心区的西移、城中村改造、功能服务区的建设,实现了东西区位的优势互补,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使全区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增速增效。2009年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0.0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3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亿,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0.27亿元,同比增长27%。
转变发展思路,突出实践特色,做到科学发展上水平
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回民区党政领导就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践行科学发展,进一步梳理过去的发展思路,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开展“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转变作风、发挥作用”大讨论。把“调整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首府城区”这一核心思路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着力在“三新”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在强化商务核心区建设上有新突破。确保海亮广场和城发大厦2009年建成投入使用,完成总投资1.5亿元的集专业演艺、影视、旅游、购物、餐饮、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伊斯兰风格文化商业综合项目--“阿拉伯宫”项目,积极展开投资25亿元的高伦特国际商贸中心建设项目工程用地拆迁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二是在在加快专业市场建设步伐上有新突破。力争年内建成金海国际五金机电商贸城、晋蒙富泰机电城、京源港汽配市场和西龙王庙福胜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专业市场项目,协调总投资约4亿元的百联雄业钢材市场和大苏格项目的开工建设,引进建设浩森和丰隆两个物流中心。继续做好对汽车贸易服务园区、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钢材市场、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五金机电市场、建材市场等六大专业市场的服务工作,争取新增约13000个就业岗位,进一步缓解全市就业压力;三是在做大做强旅游服务产业上有新突破。全力配合市政府抓好乌素图生态旅游区项目建设工作,完成呼武公路复线回民区段的征地拆迁任务,力争开工建设总投资约17亿元的井尔梁(天上草原)休闲度假区、乐丰园影视文化生态旅游度假区、明大山水园和内蒙古旅游培训中心等4个项目。
围绕以人为本,把准民生脉膊,构建和谐发展环境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回民区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市委下发的关于民生工作的63条意见,将“保民生”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任务,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百姓。大力开发公益性和服务性岗位,不断提高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就业稳定性。1-8月安置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243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启动并实施了城镇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的执行办法,年满75周岁的老人可不缴费直接领取养老金。逐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低保标准由260元/月.人提高到300元/月.人,农村低保标准由1200元/年.人提高到1400元/年.人。大力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年内建成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社区卫生服务城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今年完成600套廉住房和2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基本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并按照调整后每平方米10元的标准发放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补贴。提高环卫工人工资水平,为临时工新增加了每月200元绩效浮动工资。建成了攸攸板镇敬老院,二期工程正在筹建,保证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深入中,回民区将扎扎实实做好年初确定的为民办实事工程,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塞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