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扎赉特旗巴彦扎拉嘎工作部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因应形势,因地制宜,依托石头城子村牲蓄交易市场,建设了黄牛产业发展新区,实行“市场﹢协会﹢农户”的畜牧业发展模式,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黄牛产业,带领当地畜牧业驶入了一条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科学整理牛市开盘
巴彦扎拉嘎工作部石头城子村位于扎赉特旗东北部“音龙”路两侧,北临呼伦贝尔市,东邻黑龙江省龙江县,素有“扎赉特旗东大门”之称,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信息交流、繁荣牲畜市场、发展育肥牛养殖业的理想之地。该工作部党工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以畜牧业发展作为强乡的基础,以夯实农业基础作为稳乡富民的支撑”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科学谋化,于2007年在该村建成占地1.7万平方米、日交易量在2000头以上的石头城子牲畜交易市场,2008年交易市场年交易牲畜数量突破5万头,年交易额达到一亿元以上。2009年该交易市场实现了与通辽舍佰吐牲畜交易市场、长春皓月集团的牲畜交易市场、营城子牲畜交易市场等东北地区驰名的交易市场的有效对接。
发展解套强势突破
2009年该工作部党工委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依托牲畜交易市场,争取项目资金、招商引资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了石头城子村黄牛产业发展新区“三区一厂”建设格局,目前已形成了“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黄牛产业“三区一厂”即:牲畜贩运流动区、牲畜育肥区、餐饮娱乐服务区、糖化饲料厂。黄牛育肥区规划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一期开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580万元,建10栋育肥牛舍,每栋牛舍面积为4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750平方米;牲畜贩运流动区在原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基础之上,扩建0.3万平方米,预计年交易牲畜总量达到10万头,交易额达到4亿元,实现年利润100万元以上;餐饮娱乐服务区位于音龙路南侧,始建于2009年,该小区总投资200万元,将建成集餐饮、住宿、洗浴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区,为牲畜贩运商提供舒适休闲娱乐场所和优质、便捷的服务。服务区总户数14户,每户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其中,饭店3家、宾馆洗浴6家、商店5家。糖化饲料加工厂总投资120万元,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2009年9月末投入生产。其主要功能是对玉米、高粱深加工生产糖化饲料。
全线飘红多头利好
黄牛产业新区,在发展运行中,始终依托市场的优势,按照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努力打造名优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牲畜育肥区每栋牛舍养殖育肥牛100头、可繁母牛30头,年可出栏育肥牛3批3000头以上,有力地促进了黄牛养殖和育肥业的迅猛发展。2009年全村新增育肥牛1200头以上,养牛户发展到60户,转化利用秸杆6000万斤。直接拉动农民增收达600万元左右;牲畜贩运流动区进一步促进牲畜交易量的上升,促进了牲畜贩运业的迅猛发展,到目前,全乡贩运经济人队伍已发展到200余人,其中仅石头城子村就有50多人长期从事贩牛行业,年可增加经济收入200万元以上;餐饮娱乐服务区每户年创收可4万元以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2人,直接为农民增收120万元以上;糖化饲料厂预计年加工处理玉米或高粱达550吨,年产白酒470吨,糖化饲料达2300吨,可为500头黄牛提供日粮,年产值可达170万元,实现利税5万元,利润10万元,为2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在黄牛产业发展新区的基础上,该工作部按照节约土地利用率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建设规划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的丰产村高效畜牧业示范园区,采取“企业拉动,大户引领,园区示范,庭院养殖”四种模式,辐射带动石头城子村、农场村育肥牛养殖,宏发村、丰产村西门塔尔牛养殖,形成“四村二带”的畜牧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了远近闻名的“牛乡”。(邓云飞白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