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宣传专题 > 2008草原儿女赞 正文
立足岗位真诚为用户服务
内蒙古新闻网  10-01-20 16:35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记锡林郭勒电业局客服中心职工 白旭东

  内蒙古锡林郭勒电业局客户服务中心专责工白旭东。自1998年起一直从事电力客服工作,被用户亲切地称作“电力使者”。

  白旭东服务的锡林浩特市面积有1875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13万,当地居住的有蒙、汉、回、满等17个民族,是一座以蒙古族为主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草原城市。市区的35千伏线路共有350公里左右,其中包括公用线路6条,长120公里左右。10千伏线路45条,长1300公里左右。公用变压器1267台,专用变压器124台,电力客户共有71000多户。由于草原上的牧户居住的比较分散,供电线路更是点多线长,交通十分不便。这样供电半径较长,供区面积大,困难可想而知。但十余年来,白旭东充分发挥自己精通蒙汉语的特长,坚持真诚、规范、细致为客户服务,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处理问题。

  2008年8月3日,一位从锡市跃进苏木来的一位牧户来到营业大厅,他用生硬的汉语向业务受理员讲着他想要安装一台变压器,想在奥运会开幕式时能够观看到这盛大的仪式。受理员找到了白旭东,向他讲清这位客户的情况。白旭东连忙开着小面包车带着客户赶赴跃进苏木,现场勘查并制定了合理的供电方案。第二天他会同施工单位就赶到跃进苏木安装好了配电变压器,激动的牧户要杀羊来感谢他们,可他们已经收拾好工具走了。

  在许多人眼里,白旭东做的这些都是很平凡的小事。可有谁知道,为了做好这些“平凡的小事”,白旭东倾注了自己的青春年华。服务就是企业的生命,为客户提供耐心、细致、周到的服务是供电人的本分。作为一名直接为客户服务的供电工作人员,他更是懂得服务的分量。那是2008年4月30日,正逢五一节期间,锡市清真寺的新门楼落成了,由于当时没有及时联系电力部门办理用电事宜,但是第二天的门楼典礼已经下发通知了,这可急坏了清真寺的同志们,他们连忙跑到电力客服中心大厅。此时正好要下班,其他同志都换好了衣服纷纷走出了大厅。细心的他,发现几个头戴小白帽的人急匆匆地在大厅找人,于是连忙走上前去详细了解事情的原委。而后,他利用休息的时间,帮助锡市清真寺办理了用电手续,并及时联系挂表接线班的同志,向他们说明了具体情况。在他的帮助下,清真寺的电接通了。对于他勤勤恳恳的工作,清真寺的同志们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送来了一面锦旗,“承蒙鼎力相助,共建和谐社会”。简单的几个字却表现的一种无私、一种热爱。维护社会和谐和民族稳定,其实需要的就是多一点时间、多一点理解。

  白旭东是蒙古族,与生俱来的诚实和勇敢,环境更加磨练了他不畏艰险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勇气,从他那淳朴和精干的脸上,便能看出几分成熟和真诚的风采。他的主要工作作风是“一勤快一胆小”,所谓“一勤快”是他为了服务区锡市地区群众用上舒心电,而勤快服务。他对锡市地区的所有线路及大街小巷的用电情况一清二楚,对每户的线路走法、电表安装位置、用电量大概多少,都了如指掌。所谓“一胆小”是指在安全用电方面,他经常提醒用户要小心注意。因此不理解他的人都称他为“胆小鬼”。但在我们电力人看来,这种胆小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对群众最真诚的关爱!

  做一名合格的党员,要想更好的为党工作,为群众服务,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力职工,尽管身边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场面,没有生死攸关的危急时刻,但日复一日的勘察、整修,同样能够体现一个普通党员的价值!他正是抱着这种信念,十年来,一直暗暗地把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把用户满意当作自己的工作目标,当作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应有的人生追求。在实践“蒙电服务进万家”教育活动中,他积极发扬党员先锋作用,以一个共产党员的的实际行动,起到了带头作用,实践了服务宗旨,真正做到了“一个党员一面旗”。

  工作几年来,白旭东同志用他那火一样的工作热情和对自己从事事业的真诚和执着,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默默地奉献着。一粒砂中看世界,一滴水中见人生,白旭东同志深深感到自己的职业是崇高的。虽然经常劳累过度,但能为自己所热爱和追求的事业默默奉献,再苦再累他也觉得心甘情愿,虽然默默无闻,但只要能把对事业的情、对岗位的爱、奉献给党的事业,只要能使电力企业蒸蒸日上,充满活力,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稿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编辑: 赵翰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