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政务  |  专题  |  民族  |  文化   |  图片  |   教育   |  法制  |  招商  |  能源   |  理财  |   草原社区  |  健康   |  美食  |  女性  |  汽车  |  精神文明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 > 宣传专题 > 2008草原儿女赞 正文
十一任党支部书记的红色情怀
内蒙古新闻网  10-01-20 16:35 打印本页 【字体:    [发表评论]
 

        ——记科右前旗巴拉格歹办事处兴安村党支部书记 战洪权

  战洪权,1978年从部队转业后回到科右前旗巴拉格歹办事处兴安村,先后在村委会担任过民兵连长、团书记和副主任。2001年1月,他被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兴安村是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的诞生地,1946年6月,东蒙工委派宋振鼎、蒋弼仁、潘祖胜等人组成群众工作团,到巴拉格歹努图克开辟革命工作。宋振鼎等人在巴拉格歹努图克兴安镇秘密发展了第一批农民党员,建立内蒙东部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兴安镇党支部,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对此,一小撮敌人勾结土匪于1946年9月23日晚和11月6日拂晓,两次袭击努图克政府。蒋弼仁、潘祖胜、王金海和工作团副团长道尼儒布、战士张财惨遭杀害,史称“巴拉格歹惨案”。作为兴安村第十一任党支部书记的战洪权,牢记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并时刻以革命前辈们的奋斗精神作为力量的源泉,带领兴安村干部群众大搞生态建设,开创村办企业,改善民生,使革命老区的人民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红色党支部的的关怀。

  2001年1月,战洪权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兴安村集体经济负债70多万元。为了壮大集体经济,战洪权首先盘活了村里停产多年的砖厂。他住进砖厂,同工人吃住在一起,实行责任到人、工资与效益挂钩的制度,改善砖厂生产状况,努力提高砖厂效益。如今,兴安村砖厂每年销售红砖700万块,给村集体创收5万多元。在此基础上,2003年,战洪权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筹集180万元建起了一座面积为14万平方米的集村“两委”班子办公区和商业区的综合楼,商业区对外出租,每年又为村集体创收5万余元。

  兴安村农民有着种植蔬菜的传统,但随着外地蔬菜大批量闯进本地市场,农民蔬菜销售量一年不如一年。为解决农民卖菜难的问题,2006年,战洪权率领村“两委”班子,先后6次赴山东、河北、满洲里等省市和突泉县,考察学习兴建脱水蔬菜厂技术,并在兴安村村集体只有60万元资金的情况下,他组织村干部筹措资金,共投资280万元,仅用84天,建起兴安村脱水蔬菜厂。同时,战洪权在村里建立蔬菜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使214户社员土地入股,2009年,全村蔬菜种植面积达6000亩,仅此一项,农民亩增收500—800元,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另外,脱水蔬菜厂还解决120余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这些剩余劳动力年人均增收7000余元。到年底,在企业参加入股的农民还能分红。

  1999至2002年,连续3年的严重旱灾致使兴安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改变兴安村生态脆弱问题,战洪权积极争取到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在生态建设大会战中,战洪权带领村干部在荒山野岭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干就是一两个月。经过干部群众连续几年的共同努力,兴安村共完成修建生态闸沟11条9300延长米、梯田6000亩,挖水平坑7万个,打深水管井149眼,架设农用电网23公里,铺设地埋管道19万延长米,建设水浇地145万亩,造林60万株,退耕还林4728亩,建成沙源治理工程8500亩,营造农防林带17万延长米,治理山头36座,使村民拥有人均林地3亩,全村每年共领取75万余元的退耕还林补贴。如今的兴安村田成方、路成网,漫山遍野披绿装。生态建设不仅改善了兴安村生态环境,还提高了农业产量。2008年,兴安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300余元增长到4000余元,集体固定资产由原来的一无所有积累到超10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60多万元。

  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生产条件也逐步改善,这使战书记重视起了反哺群众改善群众生活条件。2003年,村集体出资2万元为西崴子屯安装了有线电视,实现了全村电视入户率100%;2004年,给双发屯装了自来水;2005年投资16万元,修建了150处护岸丁字坝,保护了巴拉格歹沿河耕地。2007年以来,兴安村投资32万元,统一规划和修建全村院墙、街道3000延长米,铺水泥路2500延长米,栽樟子松1200棵;投资30万元新建沼气池40户。投资25万元,兴建占地3300平米的村民文化休闲广场;建设拥有书籍14万册的图书室1处;每年注入2万元资金,建立了奖孝、奖学、奖教基金,奖励考入重点大学的莘莘学子、赡养老人的典范、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先进人物,全村范围内形成了尊师重教、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气。

  为弘扬革命老区精神,继承和发扬兴安村的光荣革命传统,战洪权自2006年开始着手兴安镇党支部旧址复建工作。他四处“化缘”,并组织村干部千里迢迢赶赴蒋弼仁烈士家乡——江苏省淮阴市,搜集历史资料和遗物。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兴安村共投资13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5950平方米的红色支部旧址,其中红色支部纪念馆已被注册为国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战洪权的带领下,2005年兴安村党支部被盟委评为“五个好”嘎查村党支部,2007年被盟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被盟委确定为争创全盟“100强”示范村,2009年七一受到旗委的表彰。战书记本人也2次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党员,3次被盟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次盟级劳动模范,5次被旗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2次出席了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

稿源: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宣传部  编辑: 赵翰栋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0471--4811341、4811342、4811343。
内蒙古新闻网站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5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507213
蒙ICP证:05000481 号
新闻热线:0471-481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