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连浩特市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坚持把走群众路线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为群众服务,努力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帮群众学习理论。立足提高广大群众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知情率”和“参与率”,各参学单位创新方式方法,采取召开会议、宣讲辅导、文艺演出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思想发动和理论学习,引导党员群众了解学习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扎实开展了以“送理论、送政策、送法律、送致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四送下乡强素质、提升技能促发展”理论宣讲对谈活动,采取制度保障“促”学、领导带头“领”学、分类指导“引”学、结对帮扶“送”学、强化辅导“帮”学和理论知识竞赛、编发顺口溜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帮助群众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扩大了学习实践活动的覆盖面,形成了学习实践活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人关注的良好局面。
请群众建言献策。各参学单位结合实际,紧紧围绕新农村和社区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素质教育、非公经济发展和干部作风建设等问题,扎实开展了以“听民生、访民情、解民难大走访”为主题,以“访困难群众、低保户,问衣食冷暖,帮他们解决生活疾苦;访下岗职工、失业人员,问社会保障和就业意愿,为他们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帮他们就业创业致富;访经商创业户、个体户,问致富经验,促他们思源思进;访上访户、意见户,问事情原委,帮他们解结顺气;访老党员、老干部户,问服务良策,请他们献计出力;访外来务工户、流动户,问生产生活,帮助他们创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六访四问”活动,并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征求意见箱等方式,多层次、广渠道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建议,使学习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听民声、集民智、纳民意的过程。至目前,全市共发放征求意见表10000份、走访群众11000人(次),召开座谈会8场(次),撰写调研报告35篇,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689条,梳理归纳为12类158个问题。
邀群众参与活动。坚持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始终。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阶段、每个环节都邀请群众参与,谋划发展思路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问题听群众意见,制定发展措施向群众请教,整改落实接受群众监督,落实发展任务靠群众努力。为了保证分析检查质量,各参学单位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认真开展谈心交流,精心组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班子成员既参加所在班子民主生活会,又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会,真诚接受党员群众评议和监督。与此同时,以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借鉴“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积极探索嘎查民主管理方式,调动了群众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和嘎查事务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由群众评议实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苏木、社区主动邀请群众代表特别是致富典型、产业带头人、贫困群众等就惠民措施的制定落实、发展思路的优化确定、整改措施成效等方面,扎实开展评议,力求群众满意。学校组织开展了以“学生评老师、促教学质量提高,家长评学校、促师德校风好转”为主要内容的“双评双促”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即知即改,对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反馈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不满意的,继续整改落实,直至群众满意。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广泛征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意见建议,反复修改完善。学习实践活动结束时,认真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对群众满意度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补课”。
让群众共享成果。坚持突出实践特色,把促进工作落实、推动科学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深入开展察民情、排民忧、解民难、帮民富活动,引导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使科学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新建2个标准化社区活动场所,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改善了社区办公和服务条件。社区5562户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累计优惠让利患者3万多元。开展“幸福工程”、关爱女孩行动等活动,为3名贫困母亲发放救助金1.2万元。为196户低保户330人和280人临时救济户572人落实帮扶和临时救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40元/月提高到280元/月;城乡低保家庭子女考入大学补助标准由每人一次性补助2000元提高到每年每人补助3000元;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由2万元提高到5万元;日常门诊医疗救助年度享受额由600元提高到1000元;大病医疗救助年度享受额由1万元提高到2万元。及时制定出台了扶持企业发展实施意见22条和6项30条配套政策措施,安排资金5400万元,切实帮助企业度过难关。草场禁牧补贴从每月19.48万元增加到每月22.56万元,为323名牧民参加养老保险。作者:贾英